不论何种酒,其中最本质的成分皆为酒精,既乙醇。当法出现以前,它都是用糖或淀粉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产生的。如果所用的原料是含糖分的浆果,则原料中的糖分只要经过能产生酒化酶的酵母菌的分解作用,就能产生酒精。根据民族志的材料推测,人类在进入氏族社会后,已可能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果酒。
果酒起源很早,在人类酿酒史中最为悠久,史籍中记载了“猿猴酿酒”的传说。这个传说与杜康造酒、仪狄造酒的传说,可以算作中国有关造酒的三大传说。
据《蓬拢夜话》中说:“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粤西偶记》也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弃常,名曰猿酒”。
江苏淮阴洪泽湖畔下草湾曾经发现了醉猿化石,“猿猴造酒”听来近乎荒唐,其实倒很有科学道理,也能理解。成熟的野果坠落下来后,由于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成酒,猿猴居深山老林中,完全有可能遇到成熟后坠落发酵而带有酒味的果子,继而才有了猿猴“采果酿酒”。
果酒是以各种果品和野生果实,如葡萄、梨、橘、荔枝、甘蔗、山楂、杨梅等为原料,采用发酵酿制法制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东汉的时候,扶风人孟佗曾给大宦官张让送去一斛自酿红酒,竟得凉州刺史之职,这极有可能是葡萄酿的酒。而在唐代,杨贵妃也钟情石榴酒,唐玄宗责成专人为其酿造石榴美酒。在元朝,帝王曾下禁酒令,但是唯独对果酒放行。在元大都宫城内,还建有“红酒室”。据《折津志》等记载,石榴酒等都是元代果酒中常见之品。用杨梅酿酒,早在晋代已风行岭西,非贵人重客不得饮用。柑橘制的甜酒,在宋代已得“洞庭春色”之雅称。各式果酒品种,还原果的“原真本味”,经过纯果发酵,低醉微醺,在如今快时尚消费中有个精致称呼——红动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