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水后的滹沱河,成为市民的打卡地。 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河北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王泽民介绍,河北省属于资源型缺水省份,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在增加,供需矛盾突出,造成大部分平原河流断流、干涸,水生态恶化严重。为恢复河湖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2018年9月,河北省政府联合水利部启动了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河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此后,河北省系统开展了河湖生态补水工作,采取“订方案、清河道、补水源、强调度、严管护、重监测”等综合措施,统筹利用引江、引黄及本地水大力实施河湖生态补水。
通过河湖生态补水,河北省显著改善了河湖水生态环境、有效回补了地下水。生态补水形成有水河长3671公里,水面面积182平方公里,增加了河湖水动力,水体自洁能力显著增强,河湖水质明显改善。河湖补水回补地下水后,补水河段平均入渗率达60%至70%,滹沱河、滏阳河、唐河等8条常态化补水河道沿线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回升明显,2020年底地下水位与2018年补水前相比平均回升0.5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