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宅基地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空宅子”“空心村”曾是农村的代名词。如今在农村宅基地改革中,当初的“空闲”土地一跃成为居民手中的“摇钱树”。
涉县作为全省宅基地改革试点县,通过盘活闲置农村宅基地,让它们以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复垦土地等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让“空土地”再次“活起来”。
试点村,成为鲜活“样本”
在农村,家家都有自己的宅基地。
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已不是稀奇事,村里许多房子空了下来。如何盘活这些空房子,是这几年农村宅基地改革的重点。农村宅基地改革就是要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涉县作为全省宅基地改革试点县,需要改出一条新路子。
“最终确定先选定多个村作为试点,然后再逐次铺开。”涉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王富筠说。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思路,涉县择优选定20个村作为试点村,盘活利用闲置农村宅基地,促进集体土地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
井店镇刘家村成为20个试点村之一。近日,记者走进刘家村,只见村内道路干净整洁、青瓦白墙错落有致、游园广场舒适惬意,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刘家村是涉县以宅改助推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刘家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但这里自然景观秀丽。在宅改中,刘家村依托独特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结合秀美乡村建设,流转盘活闲置民房发展乡村民宿、中央厨房30多家。
随意推开一间民宿,整齐干净的房间在柔和的灯光照映下,显得十分温馨。
“村里好多房子都处于空闲状态,村集体通过租赁的方式,把房子租过来打造成民宿,村民挣了租金,同时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助力了旅游产业发展。”井店镇刘家村党支部书记刘香太称,“房主每年可增收租金6000元,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80余万元。”
在宅改加持下,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小农宅,撬动当地大经济
特色餐饮、乡村民宿使刘家村集体经济快速壮大的同时,也让乡亲们圆了多年的致富梦。
自从这里乡村旅游火起来后,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村创业,这样不仅能照顾家人,还挣了钱改善生活,让村里的环境更好,步入良性循环。
一直在外打工的村民刘利军,发现家乡旅游业发展起来,无人问津的乡村成为许多人的旅游打卡地。“一定要回乡创业。”于是,他回到家乡,开办了水上阁农家乐,由一名打工人转变成小老板。
刘利军说,现在自家的空房子用上了,在家也能挣不少钱。“可比打工挣得多,”他笑着说。
据了解,涉县20个宅改试点村覆盖了全县16个乡镇和平安街道,除井店镇刘家村外,还有井店镇下庄村、索堡镇上温村、河南店镇赤岸村、更乐镇大洼村等。
下庄村在原宅基地上统一建设公寓式现代化住宅,并利用底商门市出租增加村集体收入150余万元,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的同时,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较大提升。
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军胜美滋滋地向记者说出了村里的规划:“我们下庄村是宅基地改革试点村,今年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拆迁了50多户土坯旧房,我们还要建住宅楼,满足群众住宅需要,提高村民居住环境。”
6种模式,盘出幸福新生活
索堡镇上温村是20个宅改试点村之一。“这个村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便利。”王富筠说。
上温村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了戏台、小游园等,为村民了休闲娱乐场所。村里还利用当地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
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宅改工作中,涉县探索创新出“宅改”+红色教育、“宅改”+乡村旅游、“宅改”+产业发展、“宅改”+土地复垦、“宅改”+楼宇建设、“宅改”+村庄美化6种模式,盘活了土地资源,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王富筠说,涉县在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上,通过试点村先行的成效,带动全县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美化、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增收致富的目标。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