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故城位于河北省大名县,始建于公元360年,经历过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在北宋时期作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公元1401年,漳河、卫河齐发大水,水位高于城墙,淤泥一丈多深。整座城池毁于这场洪水。
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队队长任雪岩说,根据地层学等考古知识,目前已初步推断出遗址内城城墙的始建、使用、废弃年代,厘清了内城城墙在各时期的功能发展脉络,正式确定了北宋时期“北京大名府”的城市主体布局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垣,宫城位于内城中心,形成“回”字形格局。
考古人员在大名府故城遗址进行现场勘探。(受访者供图)
2006年,大名府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是一次性水毁,大名府故城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大都在地下保存完好,同时遗址地表多为农田,村庄稀疏。
任雪岩说,2022年,考古队还对遗址内城北墙体东部和遗址内城城壕东侧河堤处进行发掘,清理唐、宋、元、明等时期遗存39处,出土可复原器物200余件。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