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下午4时,江苏省仪征市新城镇郁桥村响起了热闹的鞭炮声。在围观群众的欢呼声中,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走向一座农家小院,院子里的人赶紧迎出来。
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来不及张口说话,热泪已经滚滚而下。“四元子,终于找到你了!
离家65年今年春节前亲人终于重逢
被叫做“四元子”的男子,名叫张海生,邯郸市人。
当天早晨,他带着妻子和儿女,在两位邯山公安分局民警的陪同下,驱车2000里,来到了仪征市新城镇郁桥村。一个困扰他半个世纪的谜团终于解开,原来他的根在这里。
二哥王高仁、三哥王高文带着家人,已经等候了大半天。
他们把张海生一家人迎进堂屋,按照仪征的风俗,先请来客吃茶,互相介绍家人。
王高仁告诉张海生,家里共有弟兄4个,张海生是老四,小名叫“四元子”。现在父母和大哥已经去世,只剩下兄弟3人;堂房兄弟11个,张海生排行老十。
张海生的儿子拿出一张老太太的画像,画像中老太太的面容很像张海生。
张海生告诉两个哥哥,他太思念母亲,却又不记得母亲的样貌,因此特地到画像馆,请化妆师给他化妆,然后请画师为他画像。
“妈妈像这个样子吗?”张海生一席话,惹得两个哥哥再次落泪。
二哥告诉张海生,妈妈没有活到这个年纪。在张海生被抱走的第二年,妈妈和家人就去上海找过他,但是没有找到。回来后,因伤心过度,很快就去世了。
“好在真的找到四元子了,爸爸妈妈和大哥应该可以放心了。”家人纷纷安慰这兄弟三个。
寻亲半个世纪DNA技术锁定仪征王氏家族
张海生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甚至全村人都知道,他是养父母从上海儿童福利院领回去的,这让他有一个不太快乐的童年。张海生性格内向,少年时期,和养父母的关系一度很僵。直到后来养父生病,他才回家伺候老人,和家人缓和了关系,后来给二老养老送终。
在张海生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的亲生父母。1990年以前,他曾两次写信给上海儿童福利院,寻找自己的信息,但回信都说档案不全,无法查找。1997年,他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去上海福利院问个究竟。
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也竭尽全力帮他查找当年的资料,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2016年,张海生无意中看到“宝贝回家”公益寻亲网站的信息,于是登记了寻亲信息。志愿者“糊涂哥”接手了张海生的寻亲求助,多次和张海生面谈,把整理出来的信息通过论坛、朋友圈等渠道扩散出去,期待出现奇迹。
2022年8月,“糊涂哥”向邯山区公安分局技术中队寻求帮助。技术中队民警张沛通过对其DNA数据进行分析、再结合图像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发现江苏省扬州仪征市新城镇郁桥村王氏家族有张海生疑似家族血亲存在。技术中队把相关情况转告志愿者后。
志愿者马上联系郁桥村,该村副主任冯祖芸接待了志愿者。志愿者告诉冯祖芸,村民组长疑似张海生的堂哥。但是冯祖芸拜访了当事人后,带回了一个奇怪的消息:没错,王家确实有一个孩子被送养,年龄也差不多,但是送养的“四元子”十几年前就找到了,这些年兄弟之间正常走动。
这是怎么回事?
难解心结错认四弟科技加持终于团圆
在认亲现场张海生的堂哥,他向大家讲述了送养和错认四弟的经过。1959年,因家里孩子多、负担太重,长辈作主,请中间人把4岁的“四元子”带到上海送给条件较好的人家。中间人当时带了两个孩子去,分别送给两户人家。
次年,“四元子”的妈妈就去上海想把孩子找回来,但寻找未果。因伤心过度,妈妈不久后就去世了。此后,“四元子”就成了王家的心病,他们一直在想办法寻找他。
后来,当年的中间人了一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他们找到了“四元子”,终于解开心结。至今,兄弟们已经走动了十余年。
当冯祖芸带着张海生的照片再次来拜访,王家人终于动摇了:“太像了。”大家商量后认为,十几年前认下四弟的时候,没有做DNA比对,确实有些草率。经过商议,决定由二哥采集血样与张海生做血亲鉴定。
2022年12月30日,技术中队民警张沛告诉志愿者“糊涂哥”,现有数据指向二哥王高仁与张海生是同胞兄弟关系,但其家庭前些年已认可了一个送养的弟弟,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建议请三哥王高文采集血样做进一步复核。2023年1月6日,张沛将最终确定下来的喜讯告诉“糊涂哥”:经过复核,王高仁、王高文与张海生是全同胞兄弟关系。
至此,离家65年的张海生,终于找到了家。
张海生哽咽不能言,让女儿读出他写好的致辞:“感谢党的好政策给了我寻亲的信心;感谢生我的父母十月怀胎,历经艰辛;感谢抱养我的父母把我养大成人;感谢‘宝贝回家’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感谢河北、江苏两地公安干警帮我找到家;感谢郁桥村村委会干部的帮忙。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