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彪介绍,通过常态化、制度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集采品种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总体呈现价降、量升、质优态势。同时,通过完善集采配套政策,支持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减轻患者费用负担。贯彻落实国家、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各项政策,共跟进落实11个批次416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涵盖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治疗领域,涉及金额占医疗机构年采购金额的35%,平均降价超50%。医用耗材方面,跟进落实国家组织的2个批次3个品种、河北省组织的4个批次及京津冀3+N联盟等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涉及70个品种,覆盖骨科创伤类、人工晶体类、人工关节、冠脉导引导管等,特别是心脏领域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已基本形成闭环,品种覆盖冠脉支架、起搏器等。
完善集中采购配套措施。实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结余留用政策,医疗机构使用中选的药品和医用耗材,结余的医保资金根据考核结果最高可留用50%。结余留给医疗机构的医保资金,可用于医务人员薪酬发放和医疗机构发展。目前,邯郸市已将9个批次药品和医用耗材结余留用资金约1.2亿元拨付至医疗机构。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构建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先后调整部分注射类、手术类、介入类、中医骨伤类等1540项医疗服务价格,使价格从技术难度、操作复杂程度、工作强度上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实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标准协同,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均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此外,新增医疗服务项目458项,修订242项,促进了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和临床应用。
降低药企营销成本。针对医药企业回款周期长的问题,实行医保基金代结算制度。集采前,医疗机构与企业结算货款回款周期大多在1年左右,个别医疗机构回款周期甚至达两三年。实行医保基金代结算后,由医保部门使用医保基金统一与配送企业进行结算支付,企业货款结算周期由原来的平均8至12个月缩减至平均1个月,降低了企业营销、财务、人力等多项成本。截至目前,该市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代结算金额为39.18亿元,其中市本级21.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