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剑英、陈正)1月23日,邯郸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邯郸市长樊成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是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提速加力之年,邯郸市将进一步强化总量意识,突出晋位争先,确保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2021年,邯郸市克服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粗钢压产量等诸多困难,多措并举扩内需、畅循环、稳增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114.8亿元,增长6.9%,首次突破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4.1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预计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2021年,邯郸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成功退出全国重点城市排名“倒后十”。 董源摄
抓投资上项目,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邯郸坚持产业项目和实体企业一起抓,以高质量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
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将实施省市重点项目620项,突出抓好永年区赛迪永洋冶金备件、武安市新金万利高端家电用板等220项新开工项目,武安市钜兴精密铸造、成安县鼎正重机、肥乡区金五星特种高端紧固件等100项续建项目,峰峰矿区中冶炉衬新材料、大名县君乐宝乳业、涉县津东光热热媒新材料等100项保投产项目,魏县北京中车重工、肥乡区华冀智能节能生产基地、永年区康士柏汽车检测设备等200项前期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注重招商引资实效。编制全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和各开发区(园区)产业招商规划,搭建招商大数据平台,完善产业资源库、招商企业库、客商信息库、项目信息库。坚持内商外商一起招,“有中生新”做优存量,给予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同等政策待遇,支持现有优势企业扩能改造、转型创业。“无中生有”做大增量,围绕“532”市域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年内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0个,加快推进肥乡区东方雨虹新型建材、馆陶县三一筑工、临漳县海尔防爆特种电器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适度超前安排一批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推进309国道和104省道邯郸绕城段等项目前期工作,107国道改建等项目竣工通车,早日实现主城区大外环闭环合龙。加快长邯聊高铁、石邢邯城际、京武高速、邯邱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邯郸机场临空经济区,开工建设市郊铁路线路,谋划一批重大交通接续项目,加快建设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推动涉县茅岭底水库、永年区龙泉缓洪、鸡泽县洺河治理、跃峰渠修复等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永年区娄里水库、东洺阳缓洪、冀南新区牤牛河东延、涉县匡门口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防汛排涝能力。
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调旧和育新并重,邯郸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建链,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出抓好钢铁、焦化行业整合重组,推进武安市冀南二期、太行二期等4个钢铁整合项目,开工建设峰峰矿区新彭楠、涉县鑫森等6个焦化减量置换项目。抓好邱县韬之翼智慧建造中心、冀南新区新富新能源专用车等项目建设,推动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3年“倍增”计划,建设市级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20项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力争1000家企业上云。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争列省“千项技改”项目90项以上,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家左右。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以及安防应急、电子信息和网络等产业,滚动实施10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打造20家高新技术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肥乡区718所电子气体三期、复兴区新兴际华应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邯郸·中国气谷”产值达到25亿元,创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7%。
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健全物流体系,围绕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做大做强邯山区河北之江物流园等3家省级智慧物流园区,谋划实施成安县水发国际物流园等58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深化文旅融合,实施涉县常乐小镇、馆陶县永济水镇、大名县明清古城复建等28个文旅项目,高标准打造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抓好肥乡区赵都水镇、广平县非遗水城等项目,办好第六届市旅发大会。促进消费回补,精心组织“幸福邯郸欢乐购”等活动,发挥丛台区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磁县开河马头景区等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申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加快复兴区唯品会中原运营总部、临漳县韵达河北快递电商总部等电商园区发展,规范发展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全年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9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邯郸龙湖公园一角。 通讯员周绍宗摄
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围绕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邯郸将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重大平台创新资源集聚行动,支持冀南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好精品钢材、装备等6个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5家以上。实施创新型企业“十百千”工程,省级科技领军企业及培育企业达到15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
加速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北大邯郸创新研究院、北科院邯郸分院等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支持718所特种气体、氢能制备和邯钢高品质钢轨申报国家重大专项,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0项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落实基础研究行动计划,设立市级基础研究专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畅通全方位引才引智渠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人才政策,通过柔性方式引进院士、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带成果带项目来该市转化,新增院士合作企业5家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以上。
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以上。实施知识产权创造和提升工程,以高质量保护激励高质量创造。
深化改革开放,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邯郸以开放汇资源、添活力,不断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方位承接、高质量完成上级重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自主改革事项,探索实行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养老托育服务等改革试点。完成国企改革3年行动任务,清仓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后续工作,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阳光审批”“容缺后补”等办事模式,大力实施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实现建设项目审批在线办理,打造20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融合共建示范点。实施上市“蝶变计划”,争取成安县恒工机械等3家企业上市、肥乡区派瑞特气等3家企业辅导备案。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支持武安B型保税物流中心、鸡泽海关特殊监管区、永年紧固件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邯郸国际陆港发展壮大。提升武安精品钢材、曲周自行车(童车)等9个国家和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能级水平和规模。争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成邯郸进出口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继续开行“中欧班列”,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00家,构建外贸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开发区调区扩区和整合提升,支持武安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推动丛台产业新城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省级开发区县域全覆盖。全市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10%。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市场、政务、法治、金融、信用环境提升工程,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用电、用水、物流等成本。经常性开展银企对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全年新增贷款力争突破1000亿元。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常态化监测服务机制,严厉打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加强社会信用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信用示范城市。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包联帮扶机制,用好“政企同心谈”“政企会客厅”平台,多倾听企业家意见,多理解企业家不易,多帮助企业家解困,让企业家舒心经营、安心发展、专心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