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靠随机 扫码您随意
商场防疫大门不能虚掩着
昨天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强调,商超、农贸市场、电影院、商务楼等场所,测温、验健康码、通风消毒、设置一米线仍是非常时期的硬性要求。但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城区内一些商场的大门并没有守好。商超内空间密闭,人流密集,但不测温、不看码、甚至放空门,让疫情防控只剩下了形式。
目击1
只守大门不管旁门
崇文门商圈、西单商圈是客流量比较大的购物场所。从昨天下午至晚间,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面对仍然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商圈内多数商场却都存在一种情况——只守大门而不管旁门。
“请打开健康宝,主动接受测温……”走在街头,各家商场门前的扩音器都循环播放着提示,商场门前的安保员也手持测温枪,但商场一层往往都有商铺,通过这些商铺也能直达商场内部,这些出入口都被忽略了。
“来,走这边,这边快!”昨晚6时许,几名年轻人从崇文门摩方商场一层的一家品牌服装店进了门。他们所谓的“快”,是指从这里进入商场,省去了扫码、测温的环节。记者看到,商场正门及南门都有安保员在值勤,但正门两侧各有一家品牌服装店,其中一家的玻璃门上挂着一个健康码,另一家干脆“屋门大敞”。很多顾客有意或无意从两家品牌服装店进入,从而避过了测温和扫码环节。记者现场做了一个统计,在半小时里,顾客从商场正门进入和从两家品牌服装店进入的频率比例大约是6比1,这意味着未接受测温、扫码的人占了相当的比重。
来到马路对面的搜秀商场,正门有人在测温,旁门连接着一家肯德基门店,这一出入口也有人把守。只不过,百密一疏,漏掉的“旁门”中,至少还包括一家能直接通往商场一层的咖啡店,以及一家可以直达商场二层的饭店。
随后,记者来到西单商圈,发现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过街天桥两端,连接着多家商场的二层,从一层进门至少还有人在测温,但从二层进入商场,疫情防线很快就“失守”了。
目击2
防控工具成了摆设
贴在门上的健康码、安保员手上的测温枪、小桌上的登记表……在商超门口,这些用于疫情防控的工具一个不少,有效利用却很难,测温扫码凭自觉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工作人员对主动出示健康码的顾客不屑一顾,这样的现象竟也时有发生。
“您好,您需要看一下吗?”昨晚8时许,一名顾客进入西单明珠商场,在看到商场门前放置的健康码后,她自觉拿出手机,因为网络信号不稳定,好半天才成功扫码。接着,这名女顾客把手机屏幕展示给正在值勤的工作人员,谁料,这名工作人员正蹲在地上忙着,女顾客问了三遍他才转过身来匆匆看了一眼。
“以前也遇到过这种尴尬的情况。”进入商场后,记者追上了这名顾客,她表示,很多人进入商场甚至连测温环节都省了,但是她觉得既然疫情还没过去,非常时期的很多规定应该自觉遵守,但工作人员这样的态度,让她觉得自己反倒成了一个“多事之人”。
继续观察记者发现,大多数时候,明珠商场门前的工作人员只是在埋头看手机,身边进出顾客来来往往,有的甚至连口罩都没戴,却好似与他没什么干系。
如果说这样的情况是个案,那么在接下来的走访中,测温扫码“随缘”则是更普遍的情况。仅以国瑞城商场为例,两扇大门分成入口和出口,健康码贴在门外,工作人员坐在入口处,等待着进门的顾客接受测温。记者看到,健康码鲜有人去扫,不少顾客是从出口进入商场的,工作人员并未提醒劝阻。
其实,如果顾客拒绝配合测温、验码、戴口罩,商场工作人员有权拒绝顾客进场。记者探访了多家商场,在与商场安保员或工作人员交流中,他们都表示:“说是这么说,可因为测温验码和顾客起争执的事儿不少。被顾客骂了委屈,领导再觉得是因为自己处置不当引起的,更委屈。”
目击3
无人值守频放空门
“放空门”的情况也不少。一些商场采用了电子测温仪器,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这些大门与“空门”没有区别。
昨晚8时许,记者来到西单购物中心,该商场所有大门均被电子测温仪覆盖。智能设备的加入,确实提高了检验的速度和准确度,但设备的使用并非“随心所欲”,它对测温者的停留时间、停留距离都有要求。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站在电子测温仪前,需要面对屏幕,测温仪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绿色方框进行人脸识别,大约一两秒后,测温仪会自动报告体温。但来往顾客匆匆,别说驻足接受测温了,甚至连正脸都扫不上。仪器旁,也留有戴着工作牌或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有的在低头看手机,有的正跟其他工作人员聊得火热。
通州万达广场的西北侧入口处,也放置了电子测温仪。这台测温仪需要顾客主动伸手测量,记者看到,一位男顾客测温后,他身后紧跟着的另一名女顾客并没有伸手测温,而是直接走了进去,一旁的保安也没有提醒。
不远的永辉超市入口处也采用了电子测温形式,但是,很多进场的顾客做不到主动测温。记者在这里停留多时,有三名同行的年轻人从测温仪前匆匆走过没有停留,还有几名顾客则是绕过了前面正在测温的人。在随后的观察中,大量顾客鱼贯进入,都没有停下测温,站在一旁的保安眼睛看向别处,也没有上前劝阻。
目击4
不戴口罩大有人在
除了健康码、测温枪,疫情期间最基础的防控工具莫过于口罩,但从商场的工作人员到普通顾客,不能正确佩戴口罩甚至不戴口罩的大有人在,将口罩挂在下巴上成了普遍“操作”。
昨晚8时许,通州万达广场的永辉超市内,在日用品区有4名推着购物车的顾客没有戴口罩,场内有几名工作人员来回走动,但是没有人上前提醒。在一个售卖水杯的柜台前,摆着一个儿童游戏桌,两名没戴口罩的小朋友正在低头玩耍,坐在他们旁边的一位女子,将口罩退到了下巴与脖颈间,正专注地低头看手机。
走进食品区,熟食区里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员正在帮客人称重,他的口罩兜住下巴,口鼻大露;在生鲜肉食区,记者先后看到7名工作人员的嘴露在口罩外边,其中还有一名工作人员退下口罩打电话。除了部分工作人员口罩佩戴不规范外,在蔬菜区和副食品区,记者还发现多名不戴口罩的顾客。在蔬菜区的称重柜台前,一名没戴口罩的中年男子一边和身边的女子聊天一边等待称重。记者在超市停留的近一小时里,至少看见数十名顾客没有正确佩戴口罩。
本报记者 景一鸣 杨晓斌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