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鹅棚、现场消毒、修理水池……4月6日,天气晴朗,在永年区李松松的养鹅基地,李松松一边忙着收拾,一边打电话给爱人:“我在这边忙呢,你记得给甘蓝菜地除草,这是收获前最后一波管理作业了。”
再过几天,李松松预定的3000余只小鹅苗就要到了。不过,这些天菜地的活也够忙的,眼看着亩产2000公斤的甘蓝菜就该收了……忙碌中,李松松脸上露出幸福笑容。
今年37岁的李松松家住永年区辛庄堡乡赵庄村。2015年,因患强直性脊柱炎,他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卧床静养,家庭一度失去经济来源,几万元的医疗费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全家仅靠媳妇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支撑,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2017年,李松松一家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从未放弃通过勤劳致富的念头。“我是个大男人,怎么也得干点啥,让全家过上幸福生活。”
2018年,在当地政府和亲友的帮助下,李松松开始养鹅,他不怕吃苦、精心打理、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大。2019年,随着养鹅数量逐渐增多,原有场地满足不了养殖需求,区里“一对一”帮扶责任人了解情况后,帮他在村外选择了新场地、跑办手续,帮他办理了5万元全额贴息小额贷款,还请来区农业农村局专家传经送宝。
“台子都搭好了,剩下就是自己好好干了。”李松松和妻子开始了轮流守护养殖基地的日子,日夜陪伴白鹅生活。“鹅苗小的时候最累人,打针、喂养、鹅棚温度调节……一晚上得起好几次,都是熬人的活儿。”李松松感慨地说。
渐渐地,李松松成了养鹅能手,被周边村民亲切地称为“鹅司令”。“松松,哪家鹅苗最适合呀?”每当接到周边群众的咨询电话,他总是耐心解答。当问到他的收入时,他憨憨地笑了笑说:“没细算过,养着鹅、种着几亩菜地,加上产业扶贫入股还有公益性岗位的收入,足够一家人开销了。”
“鹅司令”的致富故事成为当地的扶贫佳话。据了解,辛庄堡乡共有贫困户159户、共608人。从2017年起,该乡先后通过评估招募3家企业入股,实现159户全部纳入产业入股,投资建设扶贫大棚和微工厂,吸纳、带动建档立卡户在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