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是一座有着百年矿业开采历史的老工矿区,曾是全国第二大主焦煤产地和国内闻名的陶瓷、建材、电力工业基地。工矿业的兴盛,也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各类露天矿山达106座,渣石占地、地表塌陷等问题严重。“高峰时,响堂山上的石料厂达20余家,一个坑套着一个坑,没有一丝绿意。”王向增说。
地下挖煤、地上采石留下的“疮口”,成为生态环境的痛点。近年来,该区坚决舍弃“生态破坏换来的GDP”,全力修复“生态伤疤”:实行响堂山禁采,叫停所有私营石料厂;修复煤矸石山,治理沉陷区;推行“一镇一湿地、一镇一游园”……
南响堂寺周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始自2016年,该区实施废弃采坑、露天采面修复工程,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宜景则景”的原则,采取“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的办法,通过分级削台、砌沟筑坎,客土回填、引水上山,削坡平整、造林绿化等措施,对南响堂山进行修复治理。
治理过程中,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督促矿山开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着“投资主体多元化、治理工程项目化、治理过程规范化”的原则,采取财政投一点、对上争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矿山修复治理资金,建筑石料灰岩矿山企业由治理前的166家整顿关闭至2家。
“开山容易修山难,我们这里用的都是高科技。”河北太行华信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保军介绍,该公司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引水上山、无害化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研发无土喷播栽培技术,对白茬边坡、裸露岩面起到良好的绿化和抑尘覆盖效果。该公司还引入数码电子微差爆破技术,将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相结合,种植侧柏、香花槐、紫穗槐等树木30万棵,播撒草籽500余公斤。
南响堂山是峰峰矿区矿山治理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区矿山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资金2.56亿元,关停取缔矿山开采企业41家,修复露天矿山102座。全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优良天数由2015年的68天增长到2020年的195天;PM2.5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118微克/立方米下降至目前的58微克/立方米,摘掉了重污染区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