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地将手里的面团抻长、下锅,身后的大锅菜飘着香气……董学飞面色红润,一脸笑意地招呼着等待吃饭的游客。就在一年前,家住河北磁县陶泉乡西韩沟村的董学飞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磁县承办邯郸市第五届旅发大会,开始修建全长47.7公里的慈兴旅游大道,他家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蜿蜒盘旋的山路像银色的绸带,纵横交错,构成了磁县西部山区的血脉和骨架,绘就着山区的新蓝图。通讯员闫洪图 摄
2019年以来,磁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夯实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路网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条110余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937.6公里,路网密度提升至1.36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网络。
道路为先,筑牢县域发展“骨架支撑”
慈兴旅游大道打通了磁县县城到西部山区的交通屏障,形成了一条美丽的“磁县天路”。图为慈兴旅游大道上的“网红”打卡地——险峰渡槽。通讯员刘佳琪 摄
磁县古称磁州,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太行山东麓,东部为山前冲积平原,随着近年来的行政区划调整,县域内平原面积逐渐缩小,山区、丘陵占据了全县约85%的面积,全县近半人口生活于此,出行难问题突出。
2019年,磁县以承办邯郸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举全县之力推进县域路网建设,主动克服资金、技术、设备等诸多难题,8个月时间完成投资8亿余元,新建、改建县域干线道路8条110余公里,绿化提升道路7条126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山区通行条件。
谊英隧道提前18天贯通。通讯员刘佳琪 摄
位于磁县陶泉乡花驼村的天保寨景区,是一座藏于太行深处的自然秘境,更是当地国有企业申家庄煤矿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绿色创业的主战场,自2017年开工建设以来,先后投资3亿元重金打造,如今初具雏形,但崎岖难行的山路成为了“拦路虎”。“景区最近的一条出山路需要近两个小时,不仅路面坑洼不平,还狭窄难行,根本无法通行大型旅游客车。”河北申美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海说。
急企业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谋划实施了县城到西部山区天保寨的慈兴旅游大道,该道路全长47.7公里,途经7个乡镇、25个村庄,多数在交通不便的山丘地区施工。道路通,百业兴,家门口要修旅游大道的消息传出,沿线广大群众欢呼鼓舞,鼎力支持。两千多名干部群众奋战在施工一线,仅5个月时间便实现了全线贯通,其中施工难度最大的谊英隧道提前18天贯通。
生态为魂,打造路景合一“太行天路”
慈兴旅游大道打通了磁县县城到西部山区的交通屏障,贯穿了7个乡镇20余个村庄,将沿途的旅游景点、历史遗迹、传统村落串点成线,形成了一条美丽的“磁县天路”。通讯员刘佳琪 摄
在“四好农村路”道路建设上,磁县坚持“优化设计、旧路利用、占补平衡”原则,在施工过程中,随坡就势、减少填方,把“四好农村路”与荒山绿化、山体保护、废弃矿山整治等工作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每一条路都是风景”的理念,磁县将沿途旅游景点、历史遗迹、传统村落串点成线,突出路景合一、景随路移,绿化沿线荒山、荒坡达300万平方米,打造道路节点15处,实现了公路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有效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聚集、带动和发展。
同时,在“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旅游设施配套,慈兴旅游大道设置有水鱼岗、险峰渡槽2处驿站,呈现出“无处不美景、无处不宜游”的新景象,成为当地版“太行天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磁县接待游客18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亿元。
富民为本,提升乡村振兴“造血功能”
与南水北调中线同向平行,连接经济开发区、北朝墓群、溢泉湖旅游片区的磁西公路纵贯南北。通讯员闫洪图 摄
要想富,先修路。大力建设农村公路,最终目的是让人流、物流在城乡之间高效运转,既要能给广大农村地区“输血”,更要让这些区域实现“造血”功能。
磁县坚持把城乡路网建设,紧密结合全域旅游、精准脱贫、山区振兴等中心工作,每一条新建、改建道路过村口、进田间、通园区、到基地,110余公里“四好农村路”全面激活了沿线乡村的经济发展潜力,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强劲发展。
西部山区的核桃、花椒、粉条等农副产品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市场;蒲公英种植基地、脱毒红薯种植基地、双孢菇种植基地、艾草产业基地和天保寨扶贫示范区形成的“四基地一示范区”,让西部山区497户贫困户直接受益;慈兴旅游大道沿线43个村庄大力发展民宿、采摘、农家乐餐饮等业态,实现了“就地打工、就地创业、就地致富”的可喜局面。
“试营业期间,我这里每天都能创造近2000元左右的利润!这笔投资投对了。”太行孔雀谷景区负责人张鹏兴奋地说,随着慈兴旅游大道修通,他看到了商机,沿路投资建设了孔雀养殖基地,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搞起了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顾客光顾,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