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人物》第8期:"玩"心不改—倒立张 |
张耀武,79岁,邯郸市公交公司退休司机,被称为“倒立奇人” 。(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邯郸赵苑激情广场成立十周年了,张耀武在这个团队也度过了十年,每周的一、三、五是他的倒立锻炼日,二、四、六他在老年合唱团队里拉手风琴。今天是他的倒立锻炼,不过选择了合唱团上方的位置,似乎告诉大家“我一直都在”。(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合唱队组织者之一肖素芳,今年已经66了,她说这个团队大多数都是退休人士,也是给大家一个娱乐锻炼的平台。(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今天,张耀武老人如往常一样来到公园参加合唱团的表演,清晨中他的身影早已是赵苑的焦点。(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他的徒弟与他同台展示,“虽然只练了一年还只是皮毛,不过我会坚持练下去”年轻的女徒弟为有这样的师傅而感到骄傲。(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据张耀武老人介绍,年轻时的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虽说是个军人,但他的身体却绝对不如别人强壮,跑在队伍的最后总是被人喊“老病号”。有一天,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他,文章讲述了倒立的益处,诸如血液倒流、返老还童等。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他按照报纸上的描述着手练习。最初他开始倒立时,因为肢体僵硬,最多坚持两三秒,经过半年的练习,倒立17分钟已不成问题,这也是他的最好成绩。此后他的倒立从未间断过。(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这是张耀武老人自制的倒立工具,就算不能外出,在家里也可要坚持倒立。一条红色运动裤称得上是激情无限。(摄影报道/黄金敏张琪)
倒立的同时,手上拉着二胡,脚下踩着鼓点,可谓“一心多用”的绝技,着实令人赞叹。(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先是两、三句直抒胸臆的小曲儿,再是节奏明快的鼓点儿敲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我老爸回来了。他也许刚从吮吸了无限春光的激情广场回来;也许刚从沐浴了温馨从容的夕阳红艺术团回来……不管从哪儿回来,他肯定是满载了笑容、欢娱、阳光,然后尽情地与家人一起分享。——这就是无处不玩、无时不Happy的老爸。张耀武的小女儿,一边说着,一边向我们展示老爸在各地倒立的照片。(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看着变着法儿地研究倒立花样的张老,老伴心里有着不安与担心,太多次地对张老的倒立提出反对。“练了30年,老伴反对了28年,不过这两年她不怎么反对了,竟然也愿意跟着一起练习……”说到此,张老忍不住笑了。对于倒立的好处,据张老回忆,四十多岁时有一颗牙松动了,当时想着到医院重新换一颗,但因为练习倒立,就搁置了下来。就在他不断练习倒立时,发现那颗牙齿又长严实了。现在七十多岁的他,竟然未掉一颗牙齿。甚至还有用牙齿叼自行车的本领,身体上也从未有过问题。正是这一奇举,使他成为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在女儿的印象里,一辈子奋斗于汽车战线的张耀武,每每下班后也总象刚下了舞台似地——“虽然累,但是快乐着”,他随时都有可能抄起手风琴拉上一段儿,要么就地儿拿个倒立,再者就是老牛舐犊地给他两个宝贝女儿变好吃的。“所以我根本无视他那被汗水和驾驶员座椅挤皱的衬衫,只顾盯着他上班掂的黑皮兜儿,质询有没有带回来“老槐树”烧饼。”女儿说道。由于老爸对女儿“惯”爱有加,因而在女儿的潜意识里,老爸已经被定格为“玩童”了。(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张耀武老人讲起参加抗战时期的种种经历,不禁激动起来,他说,印象最深刻的两次与敌人的炸弹擦肩而过,想到不幸遇难的战友,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因为自己的幸运他早早地懂得了珍惜和知足。(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退休之后的张耀武以老有所学为荣,不断给自己提出新课题。他不但学会了骑独轮车,还能踩着85公分长的高跷边舞边唱。由其是用牙叼自行车的绝活。另外晃呼拉圈、抖空竹、骑自行车远行也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以武会友强身健体,用文结朋精神更爽。曾经走过激情燃烧岁月的张耀武,如今仍然用激情书写着人生的价值。无论大小规模的演出,他从不拒绝别人的邀请,他曾创造过一天参加五个地点演出的纪录;无论这个广场、那个团体,只要一个电话,他会扛起手风琴就走,并且一直伴奏到每个人尽兴为止。有人可能会说老爸有些傻冒,而在女儿看来他是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玩味和平时代。“以前我因只看到老爸在家貌似简单的言行而视他为“玩童”,现在我体会到他是在把家庭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来玩赏。年轻人静下心来听听父辈的诉说吧,不妨再把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记录下来,在你急慌收敛金钱的时候,没准儿还会得到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张耀武的女儿如是说(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邯郸人物》——记录邯郸人自己的故事。挖掘生活,捕捉真实。锁定《邯郸人物》,品味百态人生。(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