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人物》第1期:500多个“孩子”的妈妈——王淑云 |
王淑云,52岁,邯郸市小动物保护义工团发起者。义务救助流浪、残疾小动物13年。 13年前开始,13年的坚持。“让我难过的是它们,让我快乐的也是它们。”抱起刚刚受伤痊愈的“小黑”,载满爱意的目光,像久别重逢的母女,互相爱怜的对望……(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王淑云从2000年就开始了流浪小动物的救助之路。为了方便救助流浪小动物,王淑云在家的附近租了两间房,用作临时的救助点。“天天”看到王淑云走来,俏皮地透过网门盯着她。(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熟练的将狗舍的角角落落打扫一遍,王淑云挨个抚摸每一个“孩子”。“妈妈去基地,看看其他的小伙伴,回来再看你们,乖乖的啊”。王淑云告诉我们,在40里以外的基地还有500多只流浪小动物。(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10月15日晚,王淑云如往常一样来到救助站想在睡觉前看一眼“孩子们”,不料被救助才4天的“大黑”一口咬掉手指尖。当时已是晚上11点,她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打针、包扎,在外打工的丈夫因为心疼就回家照顾她,22岁的女儿哭着求妈妈放弃小动物救助。家人的劝说反而使得她更加坚信这条路要走下去。(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为了节省给流浪狗的治疗费用,王淑云自学了输液打针,她说这样可以用省下的钱给流浪狗买更多的食物。(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采访的过程中,恰巧有志愿者马女士夫妇结伴来给“孩子们”送吃的,马女士手里抱着的“豆豆”曾经也是无人问津的流浪狗,如今已经抱回家养了10多年了。在马女士看来,自己定期来给“孩子们”送吃的,比起王淑云长期照顾流浪、残疾小动物来说,自己做的只是凤毛麟角,她希望为小动物做点事情的同时也能为王淑云减轻一点负担。(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从救助站到王淑云的家步行只有约3分钟的时间,王淑云说为了方便自己更好的照顾受伤严重的流浪狗,她特地在家附近租的房子当救助站。走过小巷一转弯,远远就能看到位于3楼阳台上她给“孩子们”洗的尿布。 一间不足50坪的小屋、简易的家具、客厅里摆满了狗狗们的尿布和日常用药。正是如此简陋的房子里住了9口成员,除了王妈妈和她的母亲、女儿、丈夫之外,还有5只患严重疾病的狗狗。“我母亲70多岁了,这么多年一直是她在照顾我,这个房子也是我母亲的。”王淑云惭愧地说着。(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因虚弱必须用电褥子治疗的“瘫瘫”,辗转数天寻找主人的“小罗三”。 小罗三的主人因长期出差把它送往邯郸市小动物保护基地,“罗三”趁着饲养员喂食的机会偷偷跑了出去,辗转了40多里的路程回到罗三家属院。各个大大小小的分岔路口,没有人知道它经历了多长时间、费了多少周折才寻觅出回家路的。“罗三”的主人感动之余也很是担心,最后王淑云把它抱回家中,并且承诺会一直养着它。她不仅仅为罗三的忠诚感动,更为它寻家路上承受的艰辛而心酸。(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照顾好家里的“孩子”我们和王淑云一起来到了距离市区40里地之外的邯郸市小动物保护基地。像这样的路程王淑云往常都要倒2次公交车,又步行10多分钟才能走到。据王淑云介绍,受伤严重的小动物要把他们带回家里经过治疗痊愈之后,才会把他们送到基地。在这里有近500只小动物,其中包括400多只狗、100多只猫、3头牛、1头驴、1匹马、6只羊。一进大门王淑云就被这些可爱“孩子们”的热情扑到。她能亲切的叫出每一个狗狗的名字,“老茜,妈妈来看你了”,“黑子,你长高了”……看着“孩子们”争前抢后的求“爱抚”,她幸福的表情溢于言表。(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王淑云抱着的是女儿茜茜从外面捡回的流浪狗,所以就以女儿的名字给它命名叫“老茜”,也许它明白这层关系所以跟王淑云特别亲。(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基地一进门的墙上挂着“捐款捐物”小黑板。王淑云告诉我们基地的情况很不乐观,基本上都是靠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捐助在维持着,小黑板上显示最近的一次捐助是9月20日。据基地饲养员赵师傅介绍,“孩子们”每天一顿饭就要用去玉米面150斤,鸡肠80斤,加上房租和电费、燃煤的费用基地一年的费用就要花去30多万。眼下又是冬季,上一次好心人捐助的媒将要用完,动物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想到基地以后的生存问题,王淑云陷入惆怅。(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玉米面伴着鸡肠就是小动物们最好的美味。(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给这500多个“孩子们”做饭用的锅。(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金毛、苏牧、阿拉斯加、藏獒……无论它们是什么品种、什么来路,在王淑云心中她们是一样宝贝的“孩子”。(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我也和妈妈一起出个镜,你们羡慕去吧!”——微笑狗狗的自白。调皮的它在多只眼睛的瞩目中,好像在向所有的伙伴们宣告着自己的胜利,而“妈妈”温暖的怀抱就是它们竞争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王淑云认真的检查“孩子”们身体状况,不管她走到哪里,狗狗们的目光始终朝向她。(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不同年龄段的狗狗被安排在不同的“公寓”里,好久没见到“妈妈”的“晨晨”撒起娇来。(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闲暇之余,王淑云又来照看她的另一群“猫宝宝”。(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临近中午12点,王淑云准备离开,“老费”忽然上前抱住“妈妈”亲切的舔起她的脸,满眼写着依依不舍的神情。王淑云开玩笑地说:“我们老费太亲了,天天不用洗脸,就等着它们给‘洗’呢。”她的脸上流露出无比的喜悦和骄傲。救助它的时候它刚刚满月,在一家废品站门口无助地行走,肠子从肛门处脱落出体外7.8公分左右,看似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可王淑云还是不忍心丢弃它,每天用手帮它把肠子推进一点点,十几天下来,“老费”的身体渐渐恢复,或许是妈妈的爱也赋予了老费力量,很快它就痊愈了。如今邯郸市小动物保护网的标志头像就是根据它的头设计而成,他被誉为爱心救助站的“形象大狗”。(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从基地赶回,王淑云从门口买了个烧饼边走边吃,被问到为什么不回家吃饭时,王淑云说:没时间,要趁着中午宠物医院的医生不太忙,抽时间给“小强”做手术。说完蹬上电动三轮就出发了。(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它怯懦地看着身边的一切,眼神里没有一丝安全感,似乎生命对于它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它没有因为疼痛喊叫过,是对伤害他的人的绝望,还是经历了沧桑的麻木。王淑云为了它能好一些,每天坚持给它打针三次。“不想让它截肢,有一点点希望也不会放弃。”王淑云抚摸着它心疼地说道。(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手术台等待的过程中,王淑云看着被主人抱着输液的宠物狗,嘴里一直在重复一句话:有主人的疼爱就是好,你看你们多幸福。(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王淑云陪着“小强”进行术前的准备工作,一贯坚强的它还是发出了惨烈的嘶叫。王淑云一边抚摸着“小强”一边跟它说话,看似淡定的脸上写满了担心与心疼。或许“小强”能感应到什么,转而安静地躺在那里。(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受伤的“小强”不会想到下一刻的自己将面临着被“截肢”的命运。王淑云说,与此相比,对伤害它的人的恐惧和绝望才是它心中最痛的痛。(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进行截肢手术的“小强”把王淑云的表情带入了凝重状态。经过内心的挣扎,王淑云终于接受截肢的建议。而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减轻“小强”的痛苦,她时刻守护在它的身边,“乖,不疼啊,睡吧,睡醒一觉就好了,妈妈就带你回家……” 13年间,爱心人士的陪伴,社会的关注,以及自己内心的拷问,王淑云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放弃这条路,用自己的退休工资和平常摆摊挣得钱来弥补“孩子们”饮食上的缺口。这是一个13年,接下来或许会有更多的13年等着王淑云和爱心人士去帮助这些弱势群体。 “我在等待一个年轻面孔的出现,也是我的‘孩子们’新的力量、新的希望。”王淑云眼神中流露着坚定的信念。 (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
《邯郸人物》——记录邯郸人自己的故事。挖掘生活,捕捉真实。锁定《邯郸人物》,品味百态人生。(摄影报道/黄金敏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