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金屋、李 梅
河北新闻网驻沧州记者韩泽祥 文/图
一入冬,献县职教中心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住校,但今年刚入学的李建泽(右图)每天都骑电动车上学,离家10多华里的他一天要奔波四趟,为的就是给在献县特教学校当门卫的独臂父亲做饭。父亲李志合前一段时间做了白内障手术,不能让油烟熏,这个16岁的小男子汉,每天除了刻苦学习,还要冒着严寒,早出晚归,为的就是让父亲三顿饭吃得热热乎乎。
小学时就学做饭,曾不小心切掉手指甲
今年57岁的李志合是献县乐寿镇高庄村人,年轻时因伤截掉过一条手臂,在献县特殊教育学校当门卫兼保安十七八年,尽职尽责,受到60个残疾孩子和几十名老师的尊敬和信赖。(本报11月3日13版曾报道)李志合曾有过一段婚姻,现在独自抚养着一对双胞胎儿女。两个孩子都在献县职教中心上学,懂事上进,让李志合很是欣慰。“十一”期间,李志合做了白内障手术,眼睛不能让油烟熏,一只手臂的他做饭吃饭成了问题。本来住校的儿子李建泽,主动选择了走读,每天回家给父亲做饭。27日,记者来到献县特教学校,狭小的门卫室共两间半,外面一间,李志合跟儿子李建泽住,里面一间,餐厅兼卧室住着女儿李浩然,最里面不足2平方米的半间是厨房。李建泽说,父亲身有残疾但乐观坚强,他打小就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读小学五年级时,他开始学着做饭。“有一次,我学着切菜,不小心切掉一个指甲盖,鲜血流了出来,父亲看见了,赶紧跑过来用他的一只手紧紧攥着我的手指,攥了很长时间,直到不流血了,父亲才松开,又拿药给我敷上。”李建泽说,虽然当时钻心地疼,但看到父亲的额头冒出了汗,自己还安慰父亲说没事儿。
李建泽小声地说,父亲一只手做饭不方便,自己就学做饭和拾掇房间,慢慢地做饭也像模像样了,炒菜、包饺子、蒸馒头、蒸包子、擀面条,很多饭菜都能做。后来,建泽和姐姐浩然都上了初中,离家远了,他让姐姐住校,自己则骑车走读。“走读虽然很辛苦,但能给父亲做饭,我也不在乎了。”李建泽说,初中三年,很多同学都住校,但他一直走读。
姐弟分工明确,一个做饭、一个洗碗
姐姐李浩然快人快语,她说自己最疼父亲和弟弟,有脏活累活,弟弟总是抢着干。“从小就是弟弟学做饭,我倒不如他做得好。”浩然咯咯笑着说。不过,弟弟做饭时,姐姐也不闲着,不是收拾家务就是给弟弟打下手。后来,姐弟俩在做饭上达成“分工”:弟弟负责炒菜做饭,姐姐负责洗碗拾掇饭桌。有时,姐弟俩还要互换一下角色,一个做饭,一个刷碗,一边开着玩笑,一边做饭拾掇家务,斗室里飘出一阵阵欢声笑语。“老家的房子都坏了,门卫室这儿就是我的家,每次俩孩子回来,我最高兴,只是他们跟着我受委屈了,衣服没有贵的,从没下过饭店……”李志合说着,眼圈泛红了。
每天奔波四十多里,严寒挡不住亲情的温暖
李浩然和李建泽姐弟俩今年9月考入了献县职教中心,姐姐上的职高,学的计算机,弟弟选择了职业中专,学汽修。本来,一入学时建泽跟姐姐一样,选择了住校,但在“十一”期间,父亲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他在医院伺候了几天,父亲出院后他也开学了。“听医生说,父亲的眼病怕油烟熏,不能炒菜做饭,我就想着继续走读。”李建泽说。学校离家有十多里,为了节省公交车费,李建泽选择了骑电动车。
“从家到学校这段路,车多人多,我非常担心孩子,才十五六岁,每天跑四趟,真难为他了。”李志合唏嘘地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早晨骑电动车到了学校,手都冻麻了,有时候父亲问我冷不冷,我说不冷。有时同学们问我怎么走读了,我没有解释什么,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李建泽的话语中充满了和他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李建泽的老师崔强强介绍,因为开学时间不长,他才知道李建泽的家庭情况,以后尽可能多照顾李建泽。“建泽为人憨厚直率,跟同学们都合得来,学习也很刻苦认真,虽然家庭这样,但他非常阳光。”崔老师说。
“我是男子汉,照顾好他们是我的责任”
在李志合做眼睛手术时,李建泽和姐姐轮番照顾父亲,开学后,姐姐也想走读给父亲做饭,但李建泽制止了姐姐的想法。“虽然她是姐姐,跟我同龄,但我是男子汉,走读很辛苦,我要承担。”李建泽说。在很多十五六岁的同龄人放假后打游戏,或让父母陪着逛商场,或者去饭店时,懂事的李建泽却在放学后第一时间给父亲做饭,假期守着父亲拾掇家务,从没有出门旅游过一次,几乎没逛过一次商场。献县特教学校校长陈春来说,自己了解这俩孩子,非常坚强,他没见过俩孩子夏天吃过冰糕,买过零食,他们平常省吃俭用,一家三口的收入就靠李志合当门卫的工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俩孩子做人错不了。”陈春来说。献县职教中心校长刘坎月说,他最近了解到李建泽姐弟俩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俩孩子进行了照顾和帮扶。李建泽说,自己之所以选择汽修专业,为的就是毕业后工作好找,能多挣钱。“父亲越来越老了,只有一条胳膊的他活动越来越不方便,我不但要给他做一辈子饭,还要让他吃好的、穿好的。”李建泽咬着嘴唇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