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广受社会关注。如何呵护他们的心灵健康,为他们的成长护航?
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每年召开的省文明委全体会议、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都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16年,省文明委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全省精神文明“五大创建”和“十大行动”之中,列为文明城市测评重要指标,组织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把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培育阳光心态,作为文明城市测评重要标准,扎实推动,促进了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只有筑牢基础阵地,统筹各方力量,不断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才能为未成年人撑起心灵健康成长的‘保护伞’。”省文明办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心理维护站点3178个,密织起服务全省1400余万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全力编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一张网”
“老师好,我来啦。”12月10日一早,14岁的中学生小雯,走进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微笑着向李老师打招呼。
“和两个月前相比,小雯像换了个人。”李老师说,“当时,她不和我们打招呼,只是低着头,问一句答一句。”
叛逆任性,成绩很差,当时的小雯让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疼。
“学习压力大,和家长缺乏沟通,是造成小雯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找到病根,通过心理咨询师每周一次的心理维护,小雯一点点在改变。该中心主任马宏伟介绍,自2007年成立以来,中心已接待家长及未成年人咨询32900余人次,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青春期情感、网瘾、亲子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困惑。
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工作网络,是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2010年,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下,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未成年人心理维护指导中心,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市、县(市、区)、学校(社区)三级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形成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全省“一张网”,为提高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筑牢基础阵地。
学校是未成年人集中的场所。我省要求各中小学校建好、用好心理咨询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引导,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评体系,列为“文明校园”考核内容。目前,全省城乡有3000多所中小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心理健康工作,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我省采取聘请专业人士与招募志愿者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壮大咨询、维护队伍。各地以培训各级站点业务骨干人员和学校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截至目前,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已发展到16062人。
经费是编好这张网的基本保障。省文明办连续多年安排资金用于省级中心建设运转。省文明办还指导各市、县(市、区)安排资金支持此项工作,增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资金投入。2016年,全省共投入1000余万元,支持心理维护站点持续运行,常态化开展活动。
努力推动形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大格局
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我省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的职能,各级文明办与教育、团委、妇联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和组织加强协商,构建起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同时,我省各级文明办加强引导,让专业志愿者、家长委员会、新闻媒体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进来,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服务。
石家庄“德正社工”等325支专门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热线接听、咨询服务、社区宣传、特殊群体帮扶,结对开展亲情关怀、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志愿关爱活动。目前,全省已建立1674个“青春护航”志愿服务工作站,参与志愿者超万人。
在今年“7·19”特大洪灾期间,全省100余支志愿者队伍、近千名心理志愿者深入灾区,实施未成年人应急心理援助,为5000余名未成年人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服务。
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中,家长的作用不可或缺。各地中小学校依托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和组织“家长进校园”“教子经验交流”“家长开放日”等,推动学校和家庭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无缝链接。
河北广播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从2004年10月起开设了《成长》栏目,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面临的各类心理问题,邀请心理教育专家诠释道德规范和教育方法,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已播出400多期节目,直接受众达400余万人次。
用丰富多彩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阳光心态
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近年来,省文明办及各地开展了多项主题活动,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帮助广大未成年人培养健全人格和阳光心态。
我省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自2012年起,组织开展了“善行河北·美在校园”诚信宣传教育和“善行河北·爱心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感召更多的未成年人学习善行义举,提升心理素质。今年以来,全省共组织“善行河北进校园”系列活动600余场(次),受教育未成年人达80万人(次)。
连续6年,省文明办组织了“百场儿童剧进校园”活动。今年,省话剧院的一批引导孩子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优秀儿童舞台剧目,已在全省中小学校巡演100场,其中到贫困地区、偏远地区演出71场,未成年人观众达20余万人。
我省积极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指导每个少年宫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健康向上的心理教育、文体活动和技能培养。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911个,兴趣科研、手工编织、陶艺制作、乐器演奏、美术剪纸等,成为孩子们非常喜爱的项目。
童谣,朗朗上口,滋养心灵。我省积极开展“优秀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将获奖作品制作成光盘或辑印成册免费发放给全省中小学生传唱。今年,全省共辑印10000册《河北省优秀童谣作品选》,利用“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集中组织童谣传唱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等。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关注女童心理健康成长,唐山市开展“走进花季”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活动;安国市围绕加强问题孩子心理疏导,开展“守护童年·春蕾计划护蕾行动”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接地气、受欢迎,成为促进当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