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海疆生态行”采访团来到河北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感受海岛生态保护和海洋生态修复的成果。
位于渤海的河北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是近年来崛起的休闲娱乐海岛,在其海域坐落着一个海洋牧场。经过13年的耕耘,这片曾经海底荒漠化严重的海域,成了远近闻名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局部海域复活了海底藻林,海洋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深耕这片海的人,就是张振海。
2001年初春,“渤海将在20年后成为死海”的声音铺天盖地。毗邻曹妃甸和京唐港临海工业区,目睹填海造田的展开,洗舱水、压舱水、船用油料、生活用油的排放和泄漏事故的偶发,渤海环境的承载力日益加剧;加上周边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造成渤海近海水质退化,渤海湾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这一连串的问号与深深的忧虑,在张振海脑海里日夜萦绕:“面对曾经诞生和哺育人类生命的大海,我孑然一身能够干些什么?”
张振海决定开发荒岛为海洋生态修复打基础。为此张振海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对祥云岛(原名打网岗岛)这个荒无人烟、险途密布的沙岛进行勘察。起初岛上没有供船停泊的码头,每次都要赶在退潮时涉水上岛,一干就是几天,干粮、水及设备等一切都要自备。隆冬季节海风刺骨,在岛上过夜也只有睡袋御寒,冻醒时就跑步取暖。
13年,他把一年年经营所得,周而复始全部投入海洋修复基础建设,直至全家的收入倾囊而出,不惜卖掉唐山市区的房产。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不解他为啥把钱往大海里扔甚至不惜贷款。对于他来说,手中金钱的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有了2.35万亩海域,可以为海洋生态修复作试验田,为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是他钟情的事业与梦想,是他人生的全部。
张振海称,人为破坏海洋生态后很难修复,他做的就是把断裂的生态链修复。他介绍,在20米水深以上,6米水深以下投放人工礁,因为此海域有特殊资源——牡蛎。投放了人工礁后,牡蛎有了着床点,引来海螺、鱼类、螃蟹等食物链,而藻类也可以扎根,吸引贝类等物种,最后靠海洋清道夫——海参消化。
通过投礁,在礁体上生长马尾藻、刚毛藻、海膜、孔石莼等“海底森林”,集聚魁蚶、石斑鱼等多样性生物。藻类生长和滤食性鱼类生存,则会减少海洋中的氮磷污染。而底栖贝类又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悬浮物及藻类,达到净化水体的功能。海洋的增殖能力增强,并形成了海洋生物链,海域从沙漠变成牧场。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副院长、博导唐学玺教授,是国内研究海藻的权威专家,他认定:这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泥沙质人工藻礁生态系统空白,对全球具有影响力”。回到海大后,他专门委托科研人员总结这一案例,将此列入中国海大教科书《海洋生态恢复学》和国家出版基金专著《中国北方海洋生态恢复技术与应用研究》。而张振海还当选为国家海洋局“2015年度海洋人物”。
据张振海介绍,这个模式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它不仅能恢复海洋环境的净化功能,履行生物多样的抢救使命,塑造海洋修复的产业模型,还能创新牧渔富民的运行模式,让15万转产转业的工人与渔民在牧场就业,并构筑京津冀共享的海洋公园等。
张振海说,他们下一步将分梯度做放大试验,如果20米以内海域都是这样,渤海修复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