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省公安厅的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3日“涉案银行账号接警紧急止付”功能上线以来,截至7月6日,我省共成功紧急止付涉案银行账号3037个,为受害者避免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抓住“黄金半小时”,第一时间报案
“我被骗了3万块钱!”近日,家住深州市的孟先生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原来,犯罪嫌疑人以向孟先生订购医用高压锅和太阳能发电机为名,诈骗了他3万元。接到报警后,当地民警当即通过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录入警情,利用该平台的紧急止付功能成功将该笔受骗资金冻结,孟先生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
那么,成功保护了孟先生3万元财产安全的“涉案银行账号接警紧急止付”功能,究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受骗人又该向警方提供哪些必要信息帮助“止付”呢?
据省公安厅刑侦局刑事大要案侦查支队工作人员戴栋云介绍,如果遇到电信诈骗,务必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告诉民警你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提供你转出现金的银行账号和账号开户行信息、转账的具体时间和准确金额,以及骗子的银行账号、账号用户名、开户行等信息。此外,还需提供汇款凭证或者电子凭证截图。
之后,警方将凭借报案人提供的信息在第一时间查明涉案账户,并将简要案情和双方账户开户人姓名、账号及转账时间等信息录入“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设在公安部刑侦局的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办公室,将实时审核侦办平台上的涉案账户信息,并与相关银行协作,对嫌疑人的银行卡进行紧急止付,尽最大努力保护受骗人的财产安全。
省公安厅刑侦局刑事大要案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张钧表示,利用“涉案银行账号接警紧急止付”功能追回被骗人的钱款,是一个与时间赛跑、与犯罪分子赛跑的过程,也是阻击犯罪分子诈骗行为,使之无法得逞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受骗人在发现受骗的第一时间报案尤为重要,最好能在转账后半小时之内报案,这被警方称为可以最大程度挽回经济损失的“黄金半小时”。
不能完全依赖紧急止付功能,炼就防骗“火眼金睛”
“随着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近年来愈演愈烈。为应对这一新情况,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新增了紧急止付功能。”戴栋云介绍说,2015年,我省共发生电信诈骗案13931起,同比上升53.5%,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手机短信方式发送虚假信息,以威胁、利诱等方式设置骗局,实施远程诈骗,诱使被害人给犯罪分子转账,受害人数多,危害范围广。
“在这一功能上线之前,警方接到电信诈骗报案后,是需要带着相关法律手续,到嫌疑人银行账户的开户行或该银行的总行去办理账户冻结手续的。这一过程程序复杂、耗时较长,骗子转走钱的可能性更大。”戴栋云介绍说。而且,诈骗案件立案标准是达到7000元,不够立案标准的一般很难追回。够立案条件的,警方通常都会派警力追缴,但有时办案所花的经费比追缴回的受骗款还要多,而有了“涉案银行账号接警紧急止付”功能的帮助,无论受骗金额多少,都可以将信息录入“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进行紧急止付,追缴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为了帮助全省各级民警尽快熟练使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以便能够快速录入案件信息,“涉案银行账号接警紧急止付”功能上线后,省公安厅专门对各级公安机关相关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张钧向记者介绍,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类型“花样百出”,行骗手段不断升级,欺骗性越来越强,群众更容易上当。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类型多达40多种,在我省高发的主要有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诈骗,冒充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诈骗单位财会人员,利用短信、微信、QQ等发送带有木马病毒链接的信息诈骗,利用网络QQ聊天进行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等几类。
“因此,尽管紧急止付功能上线后,节约了警方打击电信诈骗的办案成本,加快了警方冻结骗子账户的速度,为受骗者挽回经济损失的成功率也更高了,但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一功能。”张钧认为,为更好地预防、打击电信诈骗,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普通百姓也要炼就防骗的“火眼金睛”。
去年11月,省公安厅部署开展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专门建立由公、检、法以及银行、通信等24个成员单位参加的“河北省政府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多部门齐抓共管。
另外,全省3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在网点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防骗标语、悬挂宣传警示横幅、ATM机等自助终端上粘贴防诈骗提示,对办理汇款、转账等业务的客户主动询问原因等方式预防电信诈骗。省内各电信运营商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公益短信,提醒防范电信诈骗。省工商局印制防电信诈骗宣传手册,在全省各工商局企业注册大厅办事窗口免费发放。
“通过综合防范打击措施,目前我省电信诈骗犯罪高发、多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张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