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河北被盗佛首身合璧后将回归故里 博物馆永久收藏

来源:长城网编辑:小K2016-02-26 11:20:15
分享:
  河北被盗佛首身首合璧后将回归故里

  2月21日,星云大师捐赠北京佛首造像回顾启程典礼在台湾佛光山隆重举行。有近三千位的两岸人士聚集在主殿前,恭送金身合璧后的佛像,并且共同见证了两岸合力促成的珍贵文物的又一段佳话。这尊原属河北灵寿县幽居寺的北齐时期释迦牟尼像,于上世纪90年代被盗流失海外,2014年一位信徒把一尊北齐的释迦牟尼佛佛首捐献给佛光山寺,流落多年的佛首辗转回到星云大师手中。

  河北博物馆将永久收藏

  释迦牟尼佛像是北齐天保7年,也就是公元556年,由宫廷工匠选用上好的汉白玉材料精心打造而成的。它也代表了北齐当时佛教造像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然而在1996年,供奉于河北灵寿县幽居寺的这尊佛像,惨遭不法分子毒手。佛首被盗,流失海外。直到2004年,也就是将近10年后,台湾的星云大师接受了一位信众捐赠的汉白玉佛首,后来经了解,这个可能就是河北幽居寺丢失的佛首,经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权威专家前后的比对和鉴定。最终确认,这尊佛像正是幽居寺被盗的佛首。星云大师表示,佛教文物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应该属于全人类共有,应该让佛首回归原处。

  就在去年的5月份,河北的佛身被运往台湾的佛光山,并且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捐赠仪式,实现了佛身和佛首的合璧。佛首被固定在一个展览架上,摆放在佛身之上,天白色的佛身和泛黄的佛首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身首合一后的佛像在台湾供民众瞻仰了九个多月后,即将于近日起程回归故里。佛首和佛身一同回归之后,将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来接收,于3月1号也就是几天后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回归仪式,短期的展示之后将由河北博物馆永久收藏。

  重访灵寿幽居寺

  “河北博物院展出的这么多石造像中,这尊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意义不一样。就因为它的造像者不是一般人。”昨天,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建华如是说。

  初建于东魏、北齐时期的幽居寺位于灵寿县县城西北55公里沙子洞村北侧。历史上北齐诸帝多信奉佛教。公元556年,时任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的赵郡王高叡游历太行,当他来到灵寿县朱山脚下时,马上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一见而不归”、“暂游而忘返”,下令扩修此地的寺院。高叡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弟高琛的儿子,是北齐皇裔宗亲、三朝元老,他的一生见证了北齐从弱到强,又从强走向衰亡的过程。高叡为官清正,但他少时父母俱亡,36岁时因交恶太后被诛杀。而他扩建幽居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放置其为亡伯、兄、父、母、妻及自身功德而虔诚敬造的释迦牟尼佛等三尊石佛像,这三尊石佛当时就被安放在幽居寺塔内,位于塔内正面(北面)中央的就是此次将赴台湾的释迦牟尼佛。

  刘建华透露,这座释迦牟尼佛的艺术价值很大,“采用了中国最好的石头——河北曲阳的汉白玉,石质紧密。出自当时朝廷里最好的雕塑家,佛像衣纹刻画得非常细,代表了皇家风格。佛首肉髻变低变平,面相变圆,是北齐最标准的做法。”曾于上世纪90年代实地领略过这座佛像风采的刘建华记得,这座石佛头雕低平磨光肉髻,面相丰满,双目微启,神态安详。身着偏袒右肩袈裟,手腕戴镯,无论是姿势还是神态都反映了北齐时期的审美观。“佛像身体健壮、丰满的雕刻手法,受南朝流行的张僧繇画风的影响,张僧繇人称‘张得其肉’,在中国古代画坛独树一帜,追求人的身体健壮、肌肉美。佛像薄衣贴体,好像从水里出来,则是曹仲达‘曹衣出水’的画风。”这座佛像还很有河北特色,“他肩膀上衣服的纹饰,很多人称之为Y字形,云冈石窟几尊最大的佛像都有这种纹,是河北传统艺术造像风格,这种工艺到北齐还在传承。”

  有意思的是佛像底座上还有题记,刘建华强调:“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题记,既有确切纪年,又有造像者以及为之造像人的姓名、官职,还有所造佛像的佛名。这在北朝基本是没有的,皇家成员在佛像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造的佛像名称等很少见,这是一个孤例。”

  人们在河北博物院展厅内看到的这尊佛像主体是米白色,但刘建华透露,事实上这座石佛还有彩绘,“佛头的眉毛眼睛都有彩绘,嘴唇还有红色彩绘,非常漂亮。袈裟上有红色和黑色,但目前已经掉了。”当年刘建华被佛首的美深深打动,还画了张佛首的线图。去年台湾方面将佛首的四面图像寄给她后,刘建华一眼认出,这尊佛首正是来自灵寿幽居寺。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经营许可证:030030号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证:冀B2-20080045 冀ICP备120155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