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这种“正月不剃头”的习俗,最初压根就和舅舅没关系,更不会因为正月剃头就会对舅舅不利,会死舅舅。
古时候,汉民族的男儿,一直都是蓄发的。大家信奉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损伤也”。所以未成年的男孩,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就总发为髻。
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外的头发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并发布“剃发令”,规定官军民一律剃发,违者论斩。“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就是当时的做法。
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很多汉人,遭到了民众的反对,“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却遭遇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上演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悲剧,也留下了很多和“留发”有关的诗句对联:
其一: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其二:
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
三百年来恩泽灭,头丝犹带满天香。
……
最后,汉人虽然被迫剃发,却用别的方式表示反抗。正月不剃头就是其中一种。
旧时,人们很重视正月,认为正月是一年的开始,正月里很多事是一年的兆头。所以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思念明朝旧制。也就有了“正月不剃头——思旧”这句话。
这种习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舅”,用“思念舅舅”来为正月不剃头做注解。后来,“思舅”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