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村是平乡县有名的贫困村,村里70多个贫困户从事自行车零配件、童车组装等家庭手工业,并凭借170多家网店,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卖到了俄罗斯,年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平乡县依托自行车、儿童玩具等县域特色产业优势,探索“互联网+家庭手工业”扶贫模式,实现了千家万户传统手工业与电商联姻,自行车、童车及系列产品年网络交易额超过10亿元,预计2015年将带动全县1.6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培育扶贫产业,60多个贫困村变身特色家庭手工业村
今年冬季,平乡县大刘庄村妇女田秀琴没有像往年那样“猫冬”,而是在家忙着缝纫童车座套。“县里引导我们贫困户创业,我参加了技能培训,学会了缝纫童车座套,月收入2000元。”田秀琴说。
目前,大刘庄村有162个贫困户从事加工童车座套、自行车配件等,每户平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
平乡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卫东介绍,2013年底平乡县有78个贫困村,6.58万贫困人口。为使这些人尽快富起来,平乡依托本县传统产业(自行车、童车、玩具、电子件)与手工业密切联系的特点,借助好孩子、强久、恒驰等龙头企业,创新扶贫方式,把家庭手工业作为扶贫产业培育,把童车座套加工、童车组装、儿童玩具组装、自行车零配件生产等一些可以在家庭加工的生产环节推荐给贫困村、贫困户,重点扶持发展家庭手工业。
为鼓励广大贫困户参与到家庭手工业项目中,县里出台了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对群众购买缝纫机、注塑机、机床等,给予相应补贴,降低贫困户自筹比。同时,为想创业缺乏资金的贫困户提供贷款并贴息,
引导贫困户参与到童车组装、儿童玩具组装、自行车零配件加工等项目中。
如今,家庭手工业在平乡县已遍地开花。近两年,平乡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40余万元,重点扶持创建了童车制造、布套加工、鞍座生产、车篓生产等40多个手工业扶贫片区,打造了60多个特色手工业村,出现2100多个家庭手工业示范户,以家庭手工业为特色的重点扶贫产业片区已现雏形。
“到2016年底,扶持80%的贫困村发展家庭手工业项目,让贫困群众通过从事家庭手工业脱贫。”张卫东说。
引电商进村,30多家知名快递公司为家庭手工业拓市场
近年来,平乡家庭手工业快速发展,自行车零配件、童车、儿童玩具等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如果仅仅依靠来料加工,不开拓更大的市场,从事扶贫产业的贫困户利润将会大大下降。为避免出现产品积压,让扶贫产业真正变成富民产业,平乡县把传统家庭手工业产品作为农村淘宝的卖点,根据童车市场的购买潜力,引导电商进村,拓展网络市场。
该县扶贫办主任池庆瑞介绍,2014年县里成立了电子商务产业领导小组,编制县域电子商务产业规划,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列出300万元的电子商务发展定向扶持资金,用于政府投入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建立起覆盖全县的三级网店运营体系、配送到村物流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发挥扶贫专项资金、小额贷款、扶贫贴息等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贫困户抱团“上网”,投身电商创业。
今年“双11”,平乡县艾村淘宝电商尚振宇一天卖出了1000多辆“怡贝兴”牌童车系列产品,赚了个盆满钵溢。尚振宇说,自己的成功得益于电商进村。
3年前,听说村里有人开淘宝店卖家庭手工产品效益不错,他便回家创业开起了网店。第一年网店销售的童车,都是附近企业根据款式等要求送来配件,他组织工人组装,再发出去。如今,他成立了自己的怡贝兴车厂,注册了“怡贝兴”商标,开始开发中高端产品。
“如果不是电商进村,我们村的自行车零配件生产和整车组装不会发展这么快,许多年轻人也不会回乡创业。”艾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朝告诉笔者,作为贫困村,从前大部分村民以农业为生,收入较低。去年以来,在县扶贫办的引导扶持下,依托毗邻县自行车产业园区这一优势,村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家庭手工业融合,电子商务经营户近200多户,与电商配套的家庭手工业60多家,800多名贫困村民参与,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
搭上“互联网+家庭手工业”快车的,不止艾村。目前,平乡县42个实施电商扶贫的贫困村有1320个贫困户、4600名贫困人口,今年已全部精准稳定脱贫。
“互联网+家庭手工业”,还引发了物流产业兴起。如今,平乡县已有年吞吐量10万吨以上的大型物流仓储企业34家,业务覆盖全国各大货运专线。顺丰、圆通、韵达等30多家全国知名快递公司,建成了近400个快递收发、物流配送服务站点,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在为扶贫产业拓市场的同时,还直接带动了10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