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自贸区牵引中的“一带一路”
自从2013年8月国家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在高层推动下,2014年,“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持续升温。
分析人士指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与世界对接的桥梁,将分别从陆路与水路予以贯彻。从陆路而言,主要是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合作组织实现对接,既让上合组织获得了发展的新动力,又开启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建设进程。从水路而言,作为连接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有望获得更多具体实践。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等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有望在2015年全面落实铺开,预计很快会有规划方案或指导意见出台。而“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更多的双边、多边自贸区落地。
挑战
河北港口做好“龙尾”互补
国务院在北方城市天津批设自贸区,对于港口布局和功能多有重合的河北曹妃甸港等,短期内市场竞争劣势会进一步放大。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研究员、中商智库“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沈云昌建议,“河北港口建设要主抓两条线:一是继续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不与天津港“正面冲突”,特别是曹妃甸港口,进一步加强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散能力;二是甘当卫星、做好龙尾,“侧翼迂回”。天津港做龙头,周边的河北港口做好龙尾,发展与天津港互补的业务,拉长增粗产业链。”
河北自贸区恐搁浅
沈云昌认为,在天津设立自贸区之后,“从区域经济带动、辐射的角度看,环渤海区域再设立一个自贸区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没有必要。”
但沈云昌告诉记者,“即使河北短期内不设立自贸区,也能间接享受到自贸区的红利。”
他认为,随着天津港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河北的港口同样能受益,逐步承接到更多的相关业务;二是京津冀一体化趋势加快,河北省应该进一步鼓励企业布局自贸区,大量开展区内区外的业务;三是天津自贸区的设立,将进一步加速河北国际贸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河北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
机遇
化解省内过剩产能
当然,与挑战并存的还有机遇。
新联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常城认为,借助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推进,可以为河北省过剩产能和庞大的生产能力找到出路。
他认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战略资源、能源的稳定供给带,“河北可以借助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合作,构建外部战略资源、能源的稳定供给体系。”常诚说。
同样,沈云昌也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对接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非洲东部等广大地区,河北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适销对路、借势转移。
港口重构的机会机遇
同处环渤海区域,天津港口与河北港口比较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目前天津‘早向前走了一步’,河北需要重新审视自身港口建设的结构,提前做出调整和对接,这其实是个机遇。”沈云昌说。
他认为,河北港口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产业结构转变。需要重新做港口产业规划,错位天津,重新选择好成长空间大的港口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业务模式转变。天津港成为自由贸易港之后,在自由贸易、金融创新、国际法治方面将会获得长足发展。河北的港口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业务模式上要加快转变,对接天津自由贸易港,提高国际化水平,互惠互利,相互促进。
延伸
借力“一带一路”、自贸区 提升核心竞争力
沈云昌认为,转移过剩产能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缓解产能过剩的同时,实现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发展,打造河北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心竞争能力。
河北过剩产能境外转移以非洲、东南亚、南美和中东欧国家及地区,过剩产能对河北来说是负担,但是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笔宝贵财富,这样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除了钢铁、水泥之外,河北省还有其他一些产业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属于“三高”的电解铝、钢铁、玻璃、水泥产业,还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航天和电子产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再加上以纺织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都可以进行转移。
[邯郸新闻]近日,由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邯钢计划生育协会、百合网邯郸服务中心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