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诘问:子不教,谁之过
“在这件事中,12个孩子都是受害者。孩子行为的偏差是家庭、学校、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采访的最后,当记者询问潘月俊是否有内容需要补充时,他顿了顿,说:“一开始你问我‘是不是有些孩子天生暴虐?’我想再强调一遍,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孩子都想让父母以自己为荣。”
冷血少年的暴力事件令人震惊。但与其愤愤指责孩子如何泯灭起码的人性,不如沉下心来思考一下:随着30年来国家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嬗变,当社会巨变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农村孩子时,又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不可否认,孩子的生存环境俨然已“今非昔比”。
“使青少年暴力发生可能性出现上升的因素很复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青少年暴力”的调查中如此总结。家长对儿童的监督和监管不力;粗暴、松懈或缺乏一致性的家长惩罚做法;家长与儿童之间依恋程度较低;家长滥用物质或有犯罪行为;家庭收入过低……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近30个风险因素分析中,与父母直接相关的竟达10个。
然而毋庸置疑,由于城乡二元发展结构的不平衡,年轻的农村父母仍在持续不断地奔向城市,家庭教育的缺口因着农村空心化愈发明显。在今日农村,“有饭吃有学上”几乎仍是监护人的全部监护内容。
而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少子化趋势、隔代抚养的家庭结构使得即使是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也开始对孩子娇生惯养。挫折教育的缺失,也使这一代孩子在性格养成中更容易走向自私、冷酷的负面。
而在学校,农村孩子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升学压力,很多时候,老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往往就是成绩怎样,爱不爱写作业。成绩不好的孩子遭到漠视,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孩子,除了分数之外的个体存在也同样遭到漠视。课余,手中握有大把休闲时间却缺少引导的孩子,往往被直接推给了传播渠道日益发达、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却仍没有分级监管的大众媒介。
各种客观、主观的众多因素造成了这些农村孩子成长环境的畸形化。
每一次悲剧之后,愤怒、震惊、谴责……舆论的反应总是似曾相识。虽然在民间有讨论降低刑事归责年龄、以避免“事后惩戒失灵”的声音,但从“每一个孩子都是受害者”的角度而言,尽快弥补“事前保护缺位”才是保护更多孩子的当务之急。
只有充分搞清悲剧背后的社会肌理,及早采取治愈的行动,悲剧才不会重演。
根据中央文明委工作安排,今年将评选表彰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经研究,省文明委拟推荐石家庄市、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