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保障用盐安全?
依法治盐、严格监管,配套机制必须跟上
“安全怎么保证?”
保定市民臧女士对经营权放开后食盐的安全有更多担心。她担心,市场竞争让利润变薄后,一些不良厂家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而掺杂使假的话,那就因小失大了。
臧女士的担心不是个例。今年5月,腾讯网发起的“是否支持取消盐业专营”的投票中,支持和反对的投票数比例是12427∶37134。人们反对的主要理由,是老百姓直观感受食盐并不贵,即便取消专营,1年也省不了几个钱,而一旦放开,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食盐的安全性就更令人担忧。
这种对安全的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记者在网上检索后发现,最近两个月就有多起“假盐事件”。比如,“山西太原城郊旧库房内查获30余吨假盐”,“郑州打掉最大假盐制造窝点,够1万人吃1年”,“广州警方打掉假盐窝点”。在国家专营的情况下,售卖假盐的情况还如此多发,难怪消费者会担心食盐的安全问题。
“取消食盐专营,不等于政府放开监管,相反,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北国超市负责人认为,商家是守护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会在采购中严格依据相关质检报告,因此,监管部门把关严不严显得尤为重要。
新的市场主体诞生,必然要有与之匹配的监管机制。崔巍认为,破除食盐行政垄断只是改革之始,盐业监管的配套机制应迅速跟上,“无论是保证食用安全,还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依法治盐、严格监管都是必须的。”
[河北新闻]11月21日,石家庄一位宝马车车主发现爱车倒车镜被人摘走一个,对方还留条写下电话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