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村改厕:向传统生活方式宣战
坚决不让农民多花钱,以奖代补、多渠道多元化筹资,破解改厕资金难题
今年省财政筹集近4.8亿元省级补助资金,各市县也筹措了相应的配套资金,并引导群众投工投劳
最近在农村走访,笔者感受最深的是农民对改厕“点赞”,不仅规划科学,而且其采购、安装都是由政府埋单,农民个人不用花钱。
“改厕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省爱卫办负责人说,在农村面貌提升行动中,为减轻改厕农户经济负担,我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建立了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多渠道、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给改厕工作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积极争取国家改厕项目支持。2009至2013年,我省共利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中央补助资金2.3亿多元、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52.4万座,累计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110个县(市、区)。今年又获得中央补助农村改厕项目资金1亿元。
——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今年,省财政筹集近4.8亿元省级补助资金用于消除全省农村“连茅圈”和3227个省提升重点村旱厕改造。参照中央有关政策,我省明确提出,每改造一座“连茅圈”,省、市、县三级共补助500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按每座300元安排,并根据建设进度、完成情况、建设质量等因素实施奖补。市、县级补助资金从本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专项资金和其他可用于“连茅圈”改造项目的相关资金中安排。
——实施以奖代补,对积极性高、干得好的村庄实行重点奖补。今年,我省利用中央补助农村改厕项目资金和省财政新增专项改厕资金1.5亿元,对农村厕所改造任务较重,并按时完成任务的县(市、区)在原省级补助政策不变的基础上予以奖补。即,今年9月30日前完成全部厕所改造任务、且“连茅圈”和重点村旱厕改造任务之和大于1万座的县(市、区),均按每座1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对“连茅圈”和重点村旱厕改造任务之和小于1万座、且在9月30日前完成,以及“连茅圈”和重点村旱厕改造任务之和大于1万座、且在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厕所改造任务的县(市、区),视资金节余情况给予一定适当奖补。
——多渠道筹集和整合建设资金。为确保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及时展开,如期完成,各地不等不靠,积极筹措争取改厕配套资金,同时把财政投入与派出单位帮扶、社会支持和群众参与结合起来,为改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唐山市财政按每座300元标准予以奖补,每年安排1.1亿元专项资金,各县(市、区)按1∶2的比例配套落实,提出到2016年底完成全部110万座农村改厕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的目标。邯郸市今年投入1亿元作为配套资金用于改厕,提出了今后三年每年建成28万座卫生厕所的工作目标。廊坊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市级财政拨付60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户500元的标准对改厕农户进行奖补。正定县按照每户1100元、香河县按照每户1080元的标准,在省、市补贴资金基础上,不足资金全部由县财政支付。内丘县在省市改厕专项资金未下拨前,专门拨付300万元作为改厕启动资金,先期展开了改厕工作。
——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各地把发动群众真正作为改造提升的关键一招。如涞水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就是201个村同步展开,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帮扶,鼓励企业出资捐助、村企共建,争取了大批企业老板、在外创业有成人员主动回报家乡,多形式参与改造提升。藁城市南龙宫村发挥老党员作用,由群众基础好、威信高的老党员组成专门班子,入户搞宣传,使群众更容易接受。正定县新城铺镇政府规定在省市县补助基础上对按期完成改厕任务的农户每户补助100元,村委会每户再补助100元,在全县起到了率先示范作用。
内丘县小辛旺村农村厕所改造后的街道新面貌。 截至9月15日,今年全省累计完成连茅圈改造79 3万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