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没想到的是,展卖会上这些精美内画作品的作者,是一位全身瘫痪只有小臂和双手能够轻微活动,连撕纸的力气都没有的重症女孩——来自衡水冀州的27岁女孩孙志成。
“笼子里的小鸟”
孙志成,27岁,衡水冀州人,出生7个月时全身发软无力。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但至今不能确诊病情。现在的她全身瘫痪,只有小臂和双手能轻微活动,连撕纸都很困难。“手上的力气就和个婴儿似的。”她使劲握了下记者的手,孩童般大小的手让人感受不到任何力度。
过去的20多年里,孙志成每天只能坐在床上,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的天空。“小时候听过‘井底之蛙’的故事,感觉自己就是那只青蛙。它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而我也只能看到窗户那么大的天。”孙志成从小就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
为了照顾孙志成,她的母亲每天早晨4时就起床,给女儿穿好衣服,喂好饭,在女儿身体右侧垫上枕头,就匆忙地奔去市场上进鱼卖鱼,22时许才能回到家里。中午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回来给女儿做饭喂水。
一整天孙志成只能一个人待在不到5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每天最期待妈妈回来,她回来我就能喝水了。”久坐导致脊椎挤压到了胯骨,身体右侧变形。“有的时候坐得实在疼了,整个人就倒在了床上。脸贴着床,只有鼻子那有点缝隙能呼吸。”孙志成说。
“小的时候觉得命运十分不公,为什么我会这个样子?但是长大了,自己也就释怀了。与其抱怨不如奋斗!”孙志成柔弱的声音里透露着点倔强。
绘画照亮人生
为了给孙志成治病,父母卖掉了位里冀州市市区的二层小楼,一家人只能住在房顶凹陷的出租房里。蜂窝煤炉子把房间熏得昏暗,但为了省钱,孙志成一个人在家时几乎不开灯。“觉得自己就是生活在黑暗里。”
6岁时,妈妈抱着孙志成到邻居家玩。邻居家有本儿童简笔画书,孙志成爱不释手,默默把里面的内容记在心里,回家原样画了出来。从此,她的生活被绘画照亮了。
从8岁时画的《笼子里的小鸟》组图,到15岁时的《秋季里游山河》、《保护森林,让世界更美丽》,再到19岁时的《未来的农村家园》、《前邻家的灯》。这个曾把自己比作“笼子里的小鸟”的姑娘,逐渐摆脱了眼泪、痛苦、挣扎的创作内容,把绘画视角放在了更广阔的生活中。
孙志成有幅作品震撼了每一个看到它的人。6岁时她临摹弟弟书上的图片,画了两只猴子撑着芭蕉叶避雨,画面右上角是学校。作品起名为《期待》。没有学过绘画,但她已懂得先用铅笔起稿,再用黑色水彩笔勾画轮廓,最后上色。画面简洁干净,令人难以相信这是6岁孩子的画。“每天看着弟弟背着书包去学校,自己也期望能够上学,所以就画了那幅画。”孙志成至今没有上过学,靠自学已经达到了初中文化程度。“画画,其实就是在倾诉自己的心情。”孙志成说。一个人在家时,她除了查字典看书,就是作画,从此昏暗的生活不再单调,她也渐渐地开朗了起来。
内画就是未来
2009年,22岁的孙志成发现姥姥姥爷行动不便。“我就在想,如果我父母老了怎么办?我怎么去照顾他们?”为了自立,孙志成联系了市残联,参加了衡水市残疾人免费内画培训班。
培训需要住校,只能请保姆来照顾自己的生活,很多人不愿意照顾残疾人,孙志成5年换了7个保姆。怕请不来保姆中断学习,她就不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晚上穿着衣服睡觉,寒冬腊月只穿一件薄毛衣,只为让保姆抱着她时轻松些。脚被冻得穿不进去鞋,她也默不作声。
起初孙志成连笔也拿不起来,就把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绑在一起练习。没法拧开颜料盒,就右手托着盒子,用牙咬瓶盖。无法使用吹干染料的橡皮吹球,她就用下巴挤压。一幅内画的创作,孙志成记不清楚需要挤压多少次吹球。
在孙志成看来,内画不仅是门手艺,更是自己的前途。别人每天画8个小时,她就每天画16个小时。常人一年难以出师,而孙志成学习了半年,就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但她不满足于此,继续深造内画。现在,花鸟、山水、人物、动物,她都能画得栩栩如生,凭着这门手艺,每月有上千元的收入。
今年2月12日,孙志成与山东小伙王顺心登记结婚,收获了美满的婚姻。现在,孙志成的梦想除了独立照顾家庭,帮助其他残疾人,还希望做名冀派内画女大师。孙志成说:“只有设定了难以达到的目标,自己才会不断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