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卫星云图,一弯深深的碧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地扼守在内蒙古高原黄色的浑善达克沙漠南缘,筑起了距首都最近的一道生态屏障。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
上世纪50年代,从内蒙古高原南下的沙尘暴无遮无掩,频袭北京,而塞罕坝是必经之地。专家们断言:如不善加治理,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使北京成为另外一座楼兰古城!
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1962年2月,林业部决定在这里建立大型机械林场。从18个省市调集精兵强将组成了369人的建设队伍进驻塞罕坝。这支队伍当时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大中专毕业生占总数的40%,也是当时全国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林场。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这群年轻人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零下1.4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的高寒荒漠中开始了艰苦创业。当年春夏之交,他们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栽下了1052亩松树。然而,由于气候环境恶劣,管理经验不足,林木成活率不足5%。由于成活率太低,塞罕坝林场面临解散的局面。
然而,林场的决策者们是一群“不信邪”的人。为了表示征服荒漠的决心,总场党委书记王尚海把妻子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接到坝上安了家。他带领职工啃窝头、喝雪水,在一个叫做马蹄坑的千亩荒原上,搞起了造林大会战。30多个昼夜鏖战,千亩树苗根植地下。随着一棵棵幼苗吐出新绿,造林成活率高达95%。马蹄坑大会战告捷,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栽植针叶树成功的先河。
塞罕坝造林成功的消息不仅鼓舞了林场建设者,还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承德二中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等6名女青年1964年高中毕业时,强烈要求到塞罕坝林场工作,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如果重新选择,还是塞罕坝!因为我的青春我的梦都在那儿!”今年69岁的陈彦娴告诉记者,当年的塞罕坝不像今天这样风和日丽、鸟语花香。那时一年四季“白毛风”不断,狂风卷着雪花打在身上,经常把白茬羊皮袄冻透。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上一层霜,铺的褥子、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漫天飞沙,让人耳朵眼里都是细沙。尽管环境艰苦,可大家的创业热情始终不减,尤其春季争抢植树时,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艰苦的环境改变不了林场人的创业之志。陈彦娴告诉记者,王尚海一辈子扎根林场,把一家人的幸福全部贡献给了林场。1989年12月24日,68岁的王尚海因病去世,遵照他的遗愿,林场职工们将他葬在了马蹄坑,并将伴他长眠的那片林命名为“尚海林”。
林场职工陈瑞军、初景梅夫妇常年坚守在这里,每天就着咸菜啃窝头,冬天大雪封山后就喝雪水。由于远离人群缺乏交流,儿子8岁时说话还不清楚。
19岁的北京毕业生孟继芝,护林途中迷了路,在雪窝子里被救起时已浑身僵硬、双腿枯黑,只好截肢……
恶劣的环境让很多年轻人因高寒病而离世。1962年上坝的那一批学生中,曾祥谦、李应胜、刘炳南、杨纪实等多人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平均年龄仅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