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近日,在石家庄市区内从事废品回收生意的秦师傅很郁闷,由于市区内“三车”全面禁行,对秦师傅的生意产生了不小影响。她向记者抱怨:“送水、送气、环卫和邮政开的电动车,都由行业协会牵头办了临时牌照,我们这样的个体户既没有行业协会,也不知道去哪里办牌照。你说我这生意还咋做?”
石家庄市自2月17日开始全面治理“三车”,除送水、送气、环卫、邮政速递四个特殊行业外,其他行业正在使用的电动、燃油三轮车,电动、燃油四轮车以及营运人力三轮车,都禁止在市区二环路以内道路及二环至三环之间延伸线上行驶。然而,由于相关政策缺少配套制度,大部分个体经营者面对“三车”禁令不知如何是好。专家指出,想要建立“三车”治理的长效机制,还需更为精密的顶层设计。
“三车”禁令让个体经营者“瘸了腿儿”
得知石家庄开始禁行“三车”后,为躲避交警的处罚,石家庄市支农路农贸市场菜贩杜大姐和爱人每天凌晨2时半就起床,偷偷开着电动三轮车到桥西蔬菜批发市场进货,然后赶在5时前回到菜市场。
杜大姐告诉记者,她和爱人十几年前下岗后就靠卖菜维持生计,由于运货量不大以及农贸市场内空间狭小等原因,电动三轮车一直是他们的主要运输工具。治理“三车”前,他们只要在每天早上5时许到批发市场进菜,就能保证一天的正常经营;“三车”禁行后,杜大姐和爱人不得不将进货时间提前到凌晨。前不久,杜大姐在进菜途中被交警逮个正着,不仅车被拖走,还罚了1000元。“我们起早贪黑忙活10天才能挣个千把元,罚一次全都白干了。”杜大姐说。
据常年在石家庄佳农蔬菜批发市场经营蔬果批发的个体老板张剑锋介绍,自2月份禁行“三车”以来,批发市场的营业时间就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早上5时多才来进货的商贩们,都提前了两个小时到批发市场,大多数批发商也不得不改在凌晨3时就开始放货。
记者走访石家庄市区内多家菜市场后发现,与杜大姐、秦师傅有着相似经历的个体经营者不在少数。比起更换汽车的高成本,大部分个体经营者宁愿选择冒着罚款的风险仍然使用电动三轮车运货,还有些早点摊主和废品回收经营户干脆选择停业观望。
政策无后续,个体经营者陷发展困境
记者调查了解到,石家庄市政府下发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市区“三车”管理的通告》中,并没有对拥有“三车”数量最多的个体经营者的后续发展问题给出明确规划,加之更换汽车成本高,以及个体经营者缺乏统一的行业协会予以规范,造成大多数个体经营者在交管部门集中治理“三车”的压力下,只能“望车兴叹”。
范华社区菜市场中一家蔬菜店的老板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买一辆小型厢式货车大概三四万元,油费、保险以及办理相关手续的费用一年一万多,这比使用电动三轮车的成本要高出不止10倍。”周先生还告诉记者,范华社区菜市场内的道路只有3米多宽,即使是小型厢式货车也很难像电动三轮车那样灵活进出。实际上,石家庄市内大部分菜市场确实都不具备货车通行、停放的条件。
记者从石家庄市交管局了解到,对于送水、送气、环卫、邮政速递四个特殊行业,经由四家行业主管部门统一颜色、标识、尺寸、编号后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并督促其在两年内完成车辆更换工作。但由于其他行业的个体经营者流动性强、“三车”数量多且规格各异,又没有相应的行业协会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暂时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些行业禁行“三车”的后续政策出台。
“接力”运输或可破解“瘸腿”难题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治理‘三车’,但是希望政府在制定政策之初能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规划,把政策更细化一些,让我们这些个体户少些后顾之忧。”秦师傅说道。
据石家庄市交管局宣传处民警张华介绍,交管部门正在联合公安、残联、工商等多部门制定办法,解决“三车”治理过程中个体经营者面临的困难。“目前对载有鲜活农产品的‘三车’,路面执法人员暂时不予查扣,照顾放行。现在已经有企业或个人在申请办理正规的货运出租公司,来保障城市货物运输的有序开展。我们也在积极引导运输市场发展‘接力运输’,例如蔬菜、水果等货物抵达二环外的批发市场后经统一分配,由专门车辆送至市区内的农贸市场上进行销售。届时,石家庄的运输市场结构和管理秩序都将更为合理有序。”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温小勇认为,一个多月的“三车”治理,使石家庄市区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但如何建立“三车”治理的长效机制,还有待于更加系统性的规划。“不可否认,‘三车’因其灵活和廉价的特点,在个体经营者和普通市民生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过于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可能会对一些群体造成影响。要想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多方配合,积极引导和协调。此外,还需要政府制定更为系统性的规划和政策,以产业发展带动‘三车’外移,更好地兼顾民生与安全。”温小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