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随着备受关注的“单独家庭放开二胎”政策推出,对于新政的讨论持续升温,今年春节很多小夫妻遭遇“催生二胎”的经历。面对“单独二胎”政策,市民的反应既有欢喜也有纠结。多数人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愿意生二胎,但是经济压力、教育问题使是否生“二胎”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
政策松绑让市民很雀跃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孙先生一直关注“单独家庭放开二胎”政策,当他看到我省的政策落地的新闻时,他高兴得跳了起,赶紧告诉妻子,他们终于可以生第二个孩子了。“我自己作为一个独生子,不想让后代经历我成长中遇到的孤独,也避免他成年后面临和我一样的压力,希望他成长中有更多的快乐。”孙先生表示,希望两个孩子一起成长,相互有个照应,能学会分享和担当。“一个孩子太孤单,缺少手足之情,孩子会缺少很多心理体验,比如成就感、挫折感、信任感。给孩子生个弟弟妹妹,对培养健康人格有好处。”
市民刘女士今年29岁,虽然儿子才两岁,但她不禁为儿子将来面临的压力感到担忧,“儿子是独生子,以后娶个媳妇也是独生女的话,双方父母和爷爷奶奶都要赡养,负担多大啊。”刘女士是独生子女,而她丈夫有个弟弟,不符合“双独二胎”政策,但他们“特想要两个孩子”。“这下政策放开了也名正言顺了,我们马上抓紧要第二个孩子。”
“遇上父母重病,才领会什么叫‘独木难撑’。”市民张先生无奈地说。父亲最近患上中风,在医院做治疗。办理住院手续、陪做各种术前检查、照料生活起居——身为独生子的他,饱尝没有兄弟姐妹分忧解难的孤苦。“不能让我的今天成为女儿的明天,我考虑再生一个。”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考虑到一个孩子成长太孤单、养老压力大、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支持“单独二胎”政策。
怕负担重年轻夫妻陷纠结
虽然许多市民表示支持“单独二胎”政策,但是真正要不要“二胎”,还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记者采访发现,考虑到生养二胎的各种压力,许多市民虽然内心渴望,但仍望而却步。
33岁的李先生是一名工薪族,儿子今年4岁,他表示,虽然希望再要个孩子,但是不敢要。李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养儿费”:老婆生儿子时,在医院就花了8000元。儿子刚出生时5天喝一罐奶粉,而一罐就需要300元左右;尿不湿每个月得上百元;“还要买衣服,上游泳班,早教班,总之一个月得花3000多元。现在孩子大了,奶粉吃得少,但是零食、衣服、玩具不能少,而且都得上档次的,每个月还是要花1000多元。”李先生告诉记者,钱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牵扯精力太多,我们一家人围着孩子转,我和妻子每个周末都要带孩子出去玩或是上学习班,根本都没自己的休息时间。”
和李先生有同样顾虑的市民还有不少。近日,记者在一幼儿园家长群里看到,许多年轻妈妈就“要不要二胎”展开热烈讨论,“希望要两个孩子,但是负担太大了。”“我考虑只生一个孩子生活质量能高点,尽自己所能让他上好点的学校,经常出去旅游带他见识这个世界。现在养一个孩子成本都那么高,怎养得起两个?”“我觉得再生一个挺好,孩子从小就有小伙伴,会对他的学习和为人处世有很大帮助,不会让他认为自己所有的宠爱和资源条件都是应得的,不会太自私。我非常想生第二个孩子,可是没人给看孩子,怎么办啊?”家长们似乎陷入了集体“纠结”状态。
生二胎前先合理规划开支
事实上,“要不要生二胎?”“生二胎好不好?”并不是两道简单的判断题,也没有精确的标准答案。因为不管你怎么选择,最后一定是有苦有甜,有利有弊,关键还是取决于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育儿心态和后续准备,需要从时间、精力、经济条件、事业规划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仔细权衡,量力而行。
那么,想生二胎的家庭面对经济压力,应该怎么办呢?理财师赵先生认为,有时候压力就是动力,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养育成本应因人而异,而对成本的考量也因各人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养小孩更多的是看家庭财力,但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来说,也可以提前为子女教育开支做一些理财规划,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储蓄、教育金保险以及基金投资等方式为子女存一笔教育支出。”
市民韩女士也认为,生育二胎虽然会增加一些经济负担,但是从玩具、衣服、课外书等方面考虑,生育二胎还是能够节约部分成本。“其实多养一个孩子的开销没有想象得那么多,比如衣服和玩具,完全可以重复利用。而且,经济压力增加也可能会促进年轻夫妻的理财观的转变,更加懂得勤俭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