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财经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抓紧看看去武汉的这几个人 他们可能是你的邻居,朋友,同事

来源:邯郸之窗编辑:保存2020-02-18 08:42:42
分享:

  昨天,我被一张照片深深的触动了。

  大巴车下,是一群带着口罩的人。他们是邯郸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

  他们要前往的地区:湖北——目前全世界“新冠肺炎”最严重的地区。

  那么,这群奔赴灾区的“逆行者”,是谁?你可能猜到了:他们的名字,叫医务工作者。邯郸医务工作者。


  他们来自邯郸各地的医院,在举行了简短的出征仪式后,即将奔赴战场。他们都是自愿报名,一封封激昂的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彰显着“救死扶伤”的职业信仰,肩负神圣使命。

  这实在是一次“奇怪的旅行”。可是,这恰恰就是他们的伟大:不问前路,不求名利,只为苍生。

  01

  宋亚岚在日记中写道:

  “26号接到通知

  27号凌晨到达武汉

  一切恍如梦中。”

  1月27日峰峰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宋亚岚随着第一批赴武汉医疗救援队出征到达武汉后,他们分别到武汉市第七医院和金银潭医院支援工作。

  从事临床工作16载,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是却没有真正进入过隔离病房,此前对穿脱防护服了解,都来自于书本学来的知识,真正实践时,却发现绝非易事。

  ▲ 宋亚岚的日记

  大灾之中,很多看起来令人觉得“残忍”的事情,在医护人员看来却再寻常不过。


 

  ▲ 图左 贺珊 图右 宋亚岚

  “为了做到最好的防护,我们不断的练习,本以为能够信心满满。但是,在我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的时候,诸多问题接踵而至,我在院感老师确认已经穿好防护用具后,为了方便辨认,让同事在防护服的前面和后面写上我的名字:河北,宋亚岚!深呼吸,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宋亚岚知道在隔离病房是不能喝水和如厕的,所以很多医生上班前不敢喝太多的水,而且如厕更是要更换整套防护服,对于物资短缺的现状,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更换防护服的次数!所以就有了穿着纸尿裤上班的故事!

  02

  有人感染,有人奔忙,有人治愈,却还有人离世……有人心疼他们:“这么劳累,这么压抑,受得了吗?”

  峰峰总院的呼吸内科护师张昀日记中写道:

  “平日里,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但对于这次抗疫出征,却做了最坏的打算——

  即便有去无回,哪怕粉身碎骨……”

  按照规定流程,我穿戴好防护用具,唯独不见防护面屏,此刻,当地一位不知名的好心医生,迅速摘下了自己的防护面屏:“你们护士操作环节繁琐,风险最大,这个留给你吧。”短短几句话,使我全身充满了温暖与力量,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消散无踪,一扫而光。

  ▲ 张昀

  “在我对一位病患例行实施静脉穿刺时,他突然用力把我推出门外。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病人不正常!”整个人也顿时紧张起来。

  “你的手套破了……”他缓缓地说。这时我才发现,由于长时间工作,我的防护手套已经破损了。原来患者是怕我被感染,我满是暖意,瞬间泪目。”

  03

  95后李茜是此批峰峰赴武汉医疗队员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在接到赴武汉的通知后,正在工作岗位上的她简单收拾整理,紧急前往武汉,直到走后的第三天才告诉母亲。

  ▲ 李茜

  “在我报名支援武汉的时候,

  我从未想到过我踏入病房的那一刻竟然如此平静”

  2月1日是李茜进病房的第一天,夜班,凌晨1:00--8:00。她不敢喝水,怕中途要去卫生间。他们需要面对的疫情,在普通人看来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恐怖。

  “防护服并不舒服,我只能张着嘴呼吸,病人看到时笑着跟我说,小姑娘你不要着急,不用跑,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能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好好休息,千万不要让我们传染上,如果你们倒下了,谁还能挽救我们呢。他们的话就这样击中我的内心,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涌上了心头。第一夜,我没有合眼......”


 

  ▲峰峰集团总医院出征医护人员

  和院领导同事的合影

  携手共赴,便是最令人心安的抚慰。

  04

  河北省首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邯郸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王蕾。

  到了武汉,在这么特殊的情况下,武汉当地给她们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住宿、一日三餐、各种行程都安排得很周到、很贴心。但不容忽视的是此次“战役”战线很长,旷日持久。说不累,那绝对是假话,病人多,基本满床状态。再穿上这身防护装备,行动不便,而且护目镜很容易起雾,影响视线,工作强度、难度增加不少。

  ▲ 王蕾身穿防护装备

  大年初二,按北方的传统要回娘家,当天中午十二点接到医院通知,不到一点就出发了,匆忙间她没来得及跟家人吃顿团圆饭,与家人好好告个别,甚至怕自己因为情绪失控引得母亲担心,没有在出发前给她一个拥抱。

  “初四夜里,我看到母亲在朋友圈发的消息,

  才知道临行前,妈妈怕我惦记,

  是噙着泪,强作欢颜和我告别。”

  一番工作下来,基本记不清楚究竟忙了多长时间,不过冥冥之中有“人”帮他记录——脸上的口罩勒痕,看上去令人心疼。

  ▲ 王蕾脱下防护装备后

  脸上是新痕压旧痕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便是真正的猛士。

  05

  大年初二的早上

  一通简单而严肃的通话

  “张子明,你去武汉一线吗?”

  “好,我去!”

  这是来自一个96年的年轻医护工作者的坚定!

  ▲ 穿上防护服的张子明

  他是张子明,邯郸市二中2014届毕业生,现在是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的一名重症护理护师。他是邯郸市中心医院入选河北省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男护士,家里的独生子。他是当年老师眼中调皮难管教的学生,而今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已然蜕变成最帅逆行者!

  “南下 不后悔!走了,勿念!“

  张子明做为一线医护人员,工作节奏非常紧张,几乎没有完全放松的时间,客观上掩盖了心理上的负能量;另一方面,有些医护人员在面对高压时,习惯性选择“硬扛”,这些其实都不利于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在给予他们支持时,必须关注的问题。

  ▲ 怕妈妈担心用手掩住压痕

  故作轻松却难掩疲惫的样子

  张子明的父母均为医护工作者,他从小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的都是防控知识,接受的是规范化的重症护理培训。此时国家需要,武汉一线召唤,他毅然应战!

  06

  盖娟2月4日下午发了条17字的朋友圈:

  已安全达到,安顿好

  不一一通知大家!勿念!

  永年区第一医院赴武汉援助护理人员神经外科盖娟来到武汉后,壮观宏伟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也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偌大的机场,放眼望去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地——武汉!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抗击疫情,武汉必胜!

  ▲ 永年区赴鄂护理医疗队

  通过短暂的交班过程,盖娟看到了上一班医护人员脸上的憔悴和身体疲惫不堪的样子,有种迫不及待要交接完毕下班休息的感觉。

  盖娟和同事李欢一组,俩人总共负责六十个病人。这些病人有发烧的,有的伴有基础病血压高的,也有情绪不好且一直咳嗽的。同时,还有新的病人接连不断的被送来,这些都需要她们一一安置。

  每天都会看到新的病人,盖娟有些失落,甚至自责。但也仅仅只是一瞬间,他又会马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抗疫工作中去,毫无保留。

  ”很搞笑的是下边这张照片吧,这是我们梁护士长哦。为啥头上要包那么多保鲜膜呢?是因为物资紧张没有合适的,所以当地指导我们的老师就建议她用保鲜膜全覆盖,避免污染“


 

  ▲ 梁护士长

  “我相信,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加油!”

  你们相信自己,我们相信你们。

  07

  如今,又有一批邯郸医护人员奔赴抗疫前线,

  以一点热,发一片光。


 

  请原谅我们并没有收集到全部的照片,也许风雨兼程的他们,还来不及举行个简短的仪式便匆匆上路。

  平凡的他们,此刻却闪着光。他们用使命和担当,战胜瘟疫,迎接太阳!


 

  道一声珍重,愿你们平安

  邯郸加油!

  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资料来源:

  邯郸市中心医院

  邯郸新闻网

  磁力磁县

  涉县融媒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