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孩子“离家出走”
当家长的都会感到心慌有木有?
别以为那只是电视剧桥段
“警察同志,快帮我找找孩子吧...”11月8日,邯郸交巡警支队机动一大队民警在执勤中接到一位母亲的求助。
当日零时30分许,交巡警机动一大队民警在人民路与东环立交桥附近对夜间路面秩序巡逻管控。此时,一位女子焦急万分的跑来向执勤民警求助,称自己的孩子跟父亲“赌气”,大半夜离家出走,寻找了数十分钟未果,情急之下想请民警帮忙。
简单了解到情况后,民警立即带上女子,驾驶警车沿附近主路、小街道展开寻找。同时,民警不断安抚女子的情绪,走到东环立交桥西口的中级人民法院时发现一个身影。驶近一看,一位身穿校服的男孩躲在门岗亭的小角落里低声啜泣,冻得瑟瑟发抖。“是我儿子!是我儿子!”女子喜极而泣,激动的跑下警车。
面对民警的关心,孩子仍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心情并未平静。为了缓和男孩的情绪,民警立即脱掉了自己的警服,慢慢地披在孩子身上,也正是民警小小的举动,渐渐温暖了孩子的心。
经过民警近一个小时的耐心劝导,男孩才吐露了心事。原来,男孩因写作业较慢与父亲发生争吵,被父亲责骂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专程跑到法院门口想等天亮起诉父亲。解铃还须系铃人,民警让女子联系上孩子的父亲,一同到现场调解。
父子俩见面依然火药十足,但在民警的劝说下,两人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相互道了歉,并向民警保证类似事情不会再发生!最后,男孩同意随父母回家,父子俩终于和好如初。
随后,民警驾驶警车将男孩及其父母送到家门口,临走时,男孩和父母向民警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邯郸交巡警温馨提示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应该多鼓励,主动与孩子交流沟通,对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关爱。
“小拓展”
当下社会,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频发,然而,孩子离家出走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A、逃避压力型——“学习太累了!”
父母严厉,要求高,整天唠叨,三句话不离学习,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想离父母远些。
B、缺乏关怀型——“天天吵,烦死了!”
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夹在中间不知所措,有时还会被要求站队,成为出气筒;或者是家庭结构复杂,各方面的关系不能平衡好。
C、逃避惩罚型——“回家就被打,还不如跑。”
父母对孩子管教方式简单、粗暴;有一些是由于父母自身有人格缺陷,如酗酒、赌博、家庭暴力倾向等……
D、赌气威胁型——“不答应我,我就离家出走给你们看!”
孩子过于骄纵、任性,发展出一种对付家长的手段,有时提出要求得不到满足,便以离家出走相要挟。
E、追求自由型——“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有些孩子伴随生理上的成熟,想独立,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或寻求刺激和冒险,由于心理上还没长大,经常冲动又缺乏社会经验,易受不良文化和坏人的引诱离家出走。
最后,希望父母在和孩子发生矛盾时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地相处,多交流、多沟通、多理解,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