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养护计划
按照“节约高效、实事求是、保障水平”的原则,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科学编制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注重预防性养护,提升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2.完善养护机制
建立“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健全专业化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模式。专业性工程,逐步通过市场化运作交由专业化养护队伍承担;日常保洁、绿化等非专业项目,鼓励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以路育树、以树养路”等模式,吸收沿线群众参与。按照“全寿命周期”理念,鼓励采用设计、施工和验收后一定时期的养护工作合并实施的“建养一体化”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路养护。
3.提升养护水平
推进农村公路常态化养护,落实日常养护经费和养护人员,强化日常巡查管护,切实实现“有路必养”;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和内业档案,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牢固树立农村公路绿色养护、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以养护质量为重点,建立养护费用与养护质量挂钩的养护考评机制,加强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推进提升养护质量。
4.加大养护资金投入
自2019年起,省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补助每年每公里县道10000 元、乡道5000 元、村道2000元,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配套解决。日常养护资金由县级公共财政负责,标准为每年每公里县道20000 元、乡道10000 元、村道5000 元,桥梁每年每座大桥10000 元、中桥5000 元、小桥2000 元。
(邯郸交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