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邯郸市年均降水量510.5毫米,其中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七成以上,尤其是境内漳河、洺河、滏阳河等河流呈扇形分布,上游山高坡陡、植被稀少、源短流急,遇强降雨易形成洪水威胁。为此,该市早动员、早部署、早动手,全力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准备,严密防范精准发力,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防汛责任。实行市县领导包河道、包水库、包蓄滞洪区、包城区等重点防洪工程责任制,对大中小型水库全面落实行政、技术及管理“三个责任人”。目前,各级防汛责任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工作有序开展。该市派出7个检查组对各县(市、区)防汛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共梳理问题35项,目前全部整改到位。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市级防指防汛各级应急响应工作程序、成员单位具体行动。完善大中水库、河道、蓄滞洪区、城市防洪等各类防洪预案,提高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排查安全隐患。组织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对全市行洪河道、堤防、水库、山险村、人防工程、学校等防汛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行洪河道方面,对滏阳河、支漳河分洪道下游段进行应急疏浚,共疏浚河道66.9公里,清理阻水障碍6360立方米、树障7116棵,有效提升了过水能力;漳河、滏阳河河道内79个村庄均制定了避险转移预案。蓄滞洪区方面,大名县、魏县、永年区修订完善了防洪应急预案,落实了预警预报、就地避险、转移撤退和对口安置等措施。全市确定57处重点防范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地质灾害应急保障措施,强化重点时段、重点隐患点巡查监测,保证快速有序组织避险。
加强通信预警。升级市防汛视频指挥会商系统,融合水文、气象、排水、交通指挥等多要素,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并延伸到重点村、重点部位。加强通信、测报设施检查维护,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组织监测预警平台操作使用专项培训,提升各县(市、区)相关人员技能水平。组织有关县(市、区)建立山洪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人。同时通过发放明白卡、宣传册,竖立警示牌、宣传栏,开展培训和转移演练等方式,全面提高山洪灾害区和低洼地带群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
组建应急队伍。今年新增市级防汛物资119万元,储备总值达1064万元。组建专业抢险队15支,落实群众性抢险队伍174支、19.5万人。同时开展针对性抗洪抢险实战演练,提高抢险队伍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