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财经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对话全国道德模范刘贵芳:带着儿女之心行医

来源:河北新闻网编辑:保存2017-12-07 10:21:14
分享: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上的刘贵芳。 刘贵芳供图

  [阅读提示]

  2017年11月,继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之后,广平县南阳堡镇后南堡村乡村医生刘贵芳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

  从医30多年来,她把病人当亲人,把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当父母,带给他们儿女般的贴心照料;她努力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克服重重困难开办农村敬老院;她心怀大爱,不远千里救助患病瑶族女村医,资助贫困学生……

  作为一名普通的女乡村医生,是什么支撑着她一直走在治病救人、竭力助人的道路上?荣誉背后,她经历过哪些酸甜苦辣?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广平县南阳堡镇,采访了从北京回来不久的刘贵芳。

  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

  11月19日6时,天微微亮,刘贵芳准时打开诊所的门,等着看病的乡亲。

  两天前,刚刚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刘贵芳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第二天,她就匆匆赶回广平县南阳堡镇后南堡村,回到了自己乡村医生的工作岗位。她说,和总书记握手很温暖,给了自己很大力量,也说,“在外边待不住,心里最惦记的还是村卫生室”。


 

  刘桂芳推着老人散步。 刘贵芳供图

  记者:您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工作了31年,期间获得了无数荣誉,也做了许多本不是村医分内的事,如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又在村里创办了刘贵芳爱心敬老院,怎么最牵挂的还是这个村卫生室?

  刘贵芳:我1986年就开始在村里行医,给村里人看病是我的本职工作。

  30多年了,到现在习惯成自然,可以说我真是放不下村里人,他们也离不开我。你看,有这么多乡亲们等着呢,他们的病也不能耽搁。

  尤其是村里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们,他们平时无依无靠,不只把我当大夫看,更把我当闺女依靠。村里会用手机的老人,很多连自己儿女的手机号都记不住,但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我手机里也有几百个老人的电话。他们离不开我,我也放不下他们。

  别说去外地几天了,平时我晚上出村办个事儿,村里就总有人打电话问,你去哪了,怎么找不到你人啊?(笑)不过话说回来,被人们惦记着、需要着,也是一种幸福。


 

  工作中的刘贵芳。 记者王思达摄

  记者:您现在更出名了,敬老院规模也不小了,生活重心会不会有点变化?

  刘贵芳:其实变化不大。现在敬老院这一块儿已经比较稳定了,有专门的负责人管理日常事务,也有护工照顾老人,不用我操心太多。我主要还是忙村卫生室这点事,除了偶尔出去参加活动或者开会,我每天还是按点儿到卫生室给村民看病。我就是个乡村医生,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

  要说唯一的改变,就是荣誉激励我做得更好。村卫生所不像大医院,很多人并不在你上班的时间来看病,而是赶在饭点儿,或者晚上来。很多时候,自己忙了一天,感觉很累、很饿,还要面对病人,说老实话心里也会有点儿烦。但再烦再累,咱绝对不能给群众摆脸色或者说难听话。有的村民跟我说,你脾气真好,在你这儿看了这么多年病,就没见过你生气。其实不是我脾气好,而是医生无论怎么样不能跟病人发脾气。现在我头顶又有荣誉光环,更不能让这个光环有污点。

  记者:您最近在忙什么?

  刘贵芳:这几天除了看病,主要是帮村民代收新一年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的费用。本来收费这事儿是村干部主导、村医配合,但是乡亲们都比较信任我,大部分都来我这儿缴费。目前一共收了十几万(元),光我这里就收了9万多(元)。我负责的这俩村加起来3000多口人,怎么也得忙活一阵子。

  走到今天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支持

  采访当天,是刘贵芳公公的生日。在敬老院跟记者聊了一整天的刘贵芳,中午却抽空匆匆赶回家,为卧病在床多年的老人奉上一碗长寿面。她说:“我很幸运,走到今天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支持。”


 

  刘贵芳(右)和她的丈夫。 刘贵芳供图

  记者:听说您公公当年就是一位受乡亲们尊敬的好村医。

  刘贵芳: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公公和我爱人都比我早当选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我公公是全国第一批优秀乡村医生,我爱人2007年也获评了这一荣誉。我是2009年获评的,是最晚的一个。

  我爱人家世代行医,从他曾爷爷那辈到他,都当过乡村医生,在村里口碑一直很好,比较有名望。我嫁过来之后,受家庭的影响,也开始跟着公公学医。学医术,更要学医德。人家讲医者父母心,其实我一直是带着一种儿女心在行医,不能坏了家风。

  记者:所以您才会把病人当亲人,把孤寡留守老人当父母。

  刘贵芳:我们村是农业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空巢老人特别多。老人们没病还好,一旦得了病,儿女不在身边,无依无靠,特别让人心疼。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就是他们生病时的依靠,所以就想尽量做多一些、做好一些。那些有慢性病的老人,我会记在心里,他们没发病的时候也会去看看,帮他们做做体检、陪他们聊聊天。

  起初也没什么更多想法,就是不放心,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习惯了。后来变成了要是路过老人门前不进去看看,都不习惯。老人对我也比较亲,比较信赖,有点啥事,也愿意跟我说。这种感觉挺好。


 

  刘贵芳陪老人吃饭。 刘贵芳供图

  记者:那你是怎么想起建敬老院的呢?

  刘贵芳:我常年在村里行医,每次看到空巢老人晚年无人照顾,就医又非常不便,心里就很难过。作为一个村医,我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当时我就想,要是能建个既能看病、又能养老的敬老院就好了。

  到2013年,两个孩子都成家了,公公的病情也比较稳定,家里没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我就和爱人商量建一所敬老院。当时,我爱人已经是南阳堡镇卫生院的院长,我们决定把敬老院建在卫生院后面的空地上,敬老院和卫生院相隔不到100米,便于医养结合。

  记者:建敬老院是个大工程,你的家庭条件并不算多富裕,当时没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困难?

  刘贵芳:当时没想那么多,觉得在农村建个敬老院,四五十万(元)也就差不多了。结果项目一启动,才发现资金、土地、政策……各方面都不容易。特别是资金,没想到一启动就要投进去大几十万(元),整个工程建设需要200多万(元)。

  记者:动摇过吗?

  刘贵芳:当时一下就蒙了,没想到要花这么多钱,两个孩子也都反对。说实话,我当时都有点想放弃了,但是我爱人特别执着,他说这是公益事业,不能有点困难就退缩。我们就去找亲戚朋友借钱,找银行贷款,还把大儿子结婚时在县城买的房子和二儿子的车都卖了,又申请了125万(元)的政府补贴,敬老院建设才进行下去。

  记者:最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后悔过吗?

  刘贵芳:2014年春节前是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以前一到年关,都要和病人清清账,有钱的就给,没有就算了,但好歹是跟别人要账,没经历过别人朝自己要账。那年春节前,成了别人找上门来跟自己要账,心里特别难受,接受不了……(哽咽)

  我这一辈子从没感觉那么难,永远都忘不了。说心里话,也后悔过。当时想,我这是何苦呢,如果不建这个敬老院,日子就不会过得这么难。

  记者:最后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刘贵芳:还是家人的支持。我爱人一直给我鼓励,跟我共渡难关。两个儿子虽然起初反对,后来也理解了我们,建敬老院的时候,他们还在工地帮我们监工,忙活工地上的事儿……

  我很感谢他们。

  希望医养结合模式能够推广

  初冬的冀南大地寒风凛冽,当地的最低温度已经降至摄氏零度以下,刘贵芳爱心敬老院内却温暖如春。老人们有的坐在门厅里晒太阳,有的拄着拐杖或推着轮椅在楼道里“遛弯儿”,更多老人们休息的房间里,不时传出收音机播放的京剧……


 

  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在给老人理发。刘贵芳供图

  记者:敬老院目前运营情况怎么样?

  刘贵芳:目前在敬老院常住的老人有40多位,其中五保户有十来个,还有几个低保户。敬老院是公益性质,按照民办公助的模式运行。我们对五保户不收一分钱。对低保户,除接受国家每月给低保户的补贴,免收其他费用。其余的就是社会上的普通老人,将其分为几个档次,根据不同档次收取不同的费用。目前经营状况还可以,能维持收支平衡,有时还略有结余。

  记者:我听说敬老院最早是亏损的?

  刘贵芳:最早入住的主要是五保户和低保户,亏损过一段时间。到2015年以后,随着自费养老人数的增加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大,情况就开始逐渐好转了。

  记者:我们都知道那年你给李克强总理写了一封信,还收到了总理的回信。当时是怎么想起给总理写信?

  刘贵芳:敬老院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运营状况有了好转。看着越来越多的老人入住之后享受到了良好的养老和医疗服务,我和我爱人打心眼里高兴。

  2013年我作为村医代表,在中南海受过总理的接见。我爱人说,现在敬老院步入正轨了,敬老院的医养结合模式不错,你能不能给总理写封信,把这个模式汇报汇报。

  我当时也没想太多,想着写就写,算是没辜负两年前总理对我的嘱托——其实主要还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那么难,总算熬出来了。那时候没指望总理回信啥的,总理每天有多少国家大事要忙啊。

  记者:没想到总理真回信了。

  刘贵芳:完全没想到!信是2015年11月10日寄出去的,没想到,11月17日下午,我正在卫生室上班呢,我爱人给我打电话,说总理给我回信了。我根本就不信,以为他开玩笑呢,就说他是在做梦,异想天开,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可是紧接着我爱人又打电话,说是真的,我这才相信。

  后来才知道,是总理委托国务院办公厅工作人员亲自把信送到了邯郸高铁站,委托邯郸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最后把信亲自送到了我手上。感觉和做梦一样。

  记者:这之后敬老院有什么变化?

  刘贵芳:名气更大了,除附近的老人外,还有外地老人慕名而来。之前有个保定的老人,90多岁了,在我们这里住了近3年。现在我们这儿还住着一位邯郸市的退休职工,他觉得我们这里收费低、环境好,又有医养结合的便利条件,而且比市里更清净,吃得也更健康,就一直在我们这住着。城市里退休的老人能到我们这个乡村敬老院来,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敬老院老人向刘贵芳赠送锦旗。刘贵芳供图

  记者:现在敬老院还面临什么困难?

  刘贵芳: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受农村人传统思想影响,很多空巢老人或者孤寡老人不愿意离开家,即便没人照顾甚至疾病缠身,也不愿意来。而那些愿意来敬老院住的老人,又要征得子女们同意。很多子女碍于面子,即便老人自己掏钱,他们也不同意让老人住敬老院,觉得说出去丢人、没面子。

  另一个就是医保异地报销的问题,目前县级医院已经实现了医保跨县报销,但乡镇卫生院这一级还无法实现跨县报销,这就限制了外县老人的入住。毕竟我们最大的特点是敬老院和镇卫生院相互依托、医养结合,医保不能报销,外地老人入住难免有顾虑。

  不过我相信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都能逐步得到解决,敬老院也会一年比一年好。

  记者:未来你还有什么心愿?

  刘贵芳:以前想法很简单,就想把这个敬老院建设得更好,让周边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舒适、安心。这次颁奖回来,又有了新的想法,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种医养结合模式的敬老院在更广大的农村地区推广,让农村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记者王思达 刘剑英)

  人物名片

  刘贵芳,女,1969年出生。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乡村医生。

  曾荣获全国最受关注乡村医生、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河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2017年11月,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关闭
关闭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经营许可证:030030号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证:冀B2-20080045 冀ICP备120155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