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有“钢城煤都”之称,结构转型压力大,生态环境是短板,治理污染任务艰巨而繁重。近几年,邯郸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全市上下在改革攻坚中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地坚持生态优先,守住环境底线,坚定不移地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调优存量、做大总量,加快培育新动能
近几年,邯郸坚定调结构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去产能,持之以恒上项目,以优质增量调优存量、做大总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型。
2012年以来,邯郸市每年组织两轮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集中观摩活动,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为转型升级蓄能增势。通过连续11轮“三集中”活动,累计建设省重点项目228个、市重点项目445个,完成投资3212亿元。随着以武安新能源产业园、五粮液北方灌装基地、中船重工汉光光电产业园、华耀城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从最初自然成长发展到向园区集聚集群,企业从最初单打独斗发展到上下游关联配套规模化产业化,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显著增强。
2016年,邯郸争列省重点项目34项,数量居全省第一;省市重点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分别达到23.9亿元、19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5个,投资上百亿元的2个。2017年,邯郸争列省重点项目33个,数量再次位居全省第一。
主导产业呈现“新五强”,发展迎来新拐点
在项目建设拉动下,邯郸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2016年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拐点。目前,全市主导产业由过去的钢铁、煤炭、建材、电力“老四样”变成了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煤炭、纺织服装“新五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打印机耗材等一大批新产品相继下线,“邯郸制造”正向“邯郸创造”转变。其中,投资300亿元的武安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打造了国内第一家从钛酸锂材料到整车装配的全闭合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钛酸锂电池生产基地。718研究所特种电子气体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邯郸重点构建了“3+3”钢铁产业格局,即新兴铸管、河钢邯钢集团、天铁3家大型集团,以及武安、峰峰、永年3个重点区域。2016年,邯钢集团实现汽车用钢“整车造”,改写了我省不能用自己企业生产汽车整车用钢历史。
一直是邯郸经济发展短板的现代服务业,也在被“拉长”。近几年,邯郸实施华强中华成语文化博览园、武安保税物流中心、林安智慧物流园、国际陆港等一大批重大服务业支撑项目,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343.5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四。娲皇宫、广府古城晋升为5A级景区,填补了邯郸没有5A级景区的空白。
坚定不移去产能,重拳出击治污染
今年8月3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卷带钢下线,纵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部停产。针对产业结构重、排放总量大、短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现实,邯郸把去产能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之举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加快淘汰钢铁、煤炭、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
2013至2016年,全市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148万吨、炼钢产能1004万吨、焦炭产能553万吨。今年,该市分别将炼铁、炼钢、焦炭产能压减任务调高为484万吨、354万吨、320万吨,8月底全部完成压减任务。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邯郸市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铁腕整治、重拳出击。2013年取缔“三小”及重污染小企业2620家;2014年拆除燃煤锅炉955台、拔掉烟囱1650根;2015年突出控煤、降尘和“煤改气”,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2016年实施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城市洁净等六大工程;2017年持续推进压煤、优企、控车、抑尘、治矿、增绿攻坚。
2015年启动的“煤改气”工程,对主城区及周边外扩5公里区域内的村庄(社区)实施“煤改气”。两年来,完成“煤改气”404个村庄(社区)、15.77万户,每年可削减煤炭消费量约39.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887吨、烟粉尘排放约2.33万吨、炉渣排放约11.8万吨。2017年,邯郸又在全省率先启动“散乱污”企业清零整治攻坚行动,对排查出的三万余家企业采取“关停取缔、提升改造、整合搬迁”三种方式坚决治理。
五年来,邯郸市空气质量逐年改善、持续好转。2016年,达标天数189天,比2015年增加39天,比2013年增加13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8.56,比2013年下降35.2%,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0.6%,超额完成国家、省要求到2017年PM2.5浓度下降30%的目标。
加快城镇建设,打造区域中心城市
近年来,邯郸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通过拓展、提升、聚集的方式增强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
结合区划调整,拉大城市框架。2016年,邯郸市进行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市区面积由原来的655.78平方公里扩大至266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45.57万人增至356.83万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2383.6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3765.2亿元,增加1381.6亿元,增长57.96%。
党的十八大以来,邯郸东部新区“八纵八横”路网初步形成,河北工程大学迁建、中央商务区、科技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工程开工在建,客运枢纽一期、东区水厂等公共服务设施竣工,提高了城市承载力,为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区域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明确区域定位,构建城市集群。通过“百里景观大道”、高速外环围合等快速通道建设,邯郸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半小时经济圈”。武安市规划建设东部产业新区,打造承载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基地,加快与邯郸市主城区的融合对接;肥乡区将城区向西扩展28平方公里,集中打造“产业聚集、教育集中、城区和谐”的产城教融合新区,以实现主城区与卫星城之间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完善县城建设,打造城市新区。三年来,各县(市、区)实施城建重点项目980个,累计完成投资1180亿元,县均投入78.7亿元,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邯郸市以实施公共设施补短板、产城教融合化、环境容貌整洁化、建设改造精品化为重点,规划推进了各县(市、区)总面积26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首期谋划了总投资347.71亿元的175项重点工程项目,各县(市、区)新区规划已基本完成,路网框架已经拉开,75%的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6亿元,正在形成以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区引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格局。
开展绿色攻坚,建设绿美邯郸
近年来,邯郸将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的自然生态环境。
2013年2月,邯郸市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宜居宜业宜游,最坚实的支撑是环境;打造富强邯郸,生态是综合竞争力;打造美丽邯郸,绿色是永久底色。为尽快改善生态环境,2013年10月,邯郸出台《“绿美邯郸”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城市乡村统筹,山区平原同步,林果发展并重,市县分级实施”的建设思路,制定了每年造林绿化52万亩、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
“绿美邯郸”攻坚行动以增绿量、提绿效为目标,实施城镇绿化、城区周边绿化、荒山绿化、绿色廊道、村庄绿化、经济林基地、农田林网、企业厂区绿化等工程,并把太行山绿化和“一山(紫山)两高(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速铁路)三线(京广铁路以西的青兰高速、309国道、邯武快速路沿线)”作为重点。为确保攻坚行动顺利进行,邯郸成立了“绿美邯郸”攻坚行动指挥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动员部署,各县(市、区)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造林绿化工作高位推进、持续发力。
自2012年12月至2017年9月,邯郸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90.7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7.88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2%,果树面积145万亩,形成了魏县鸭梨,涉县、武安核桃、花椒,永年、鸡泽葡萄等优势果品基地和果品产业区。邯郸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增减”看变化
减
2013至2016年,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148万吨、炼钢产能1004万吨、焦炭产能553万吨。今年分别将炼铁、炼钢、焦炭产能压减任务调高为484万吨、354万吨、320万吨,8月底全部完成压减任务。
2013年取缔“三小”及重污染小企业2620家,2014年拆除燃煤锅炉955台、拔掉烟囱1650根,2015年淘汰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016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5.2%和40.6%。
2016年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2.5%、47.2%、40.3%。其中,第一产业较2011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7.5个百分点,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增速大幅下降。
2013年至2016年,全市刑事案件发生率同比分别下降18%、36%、23%、35.6%,近3年降幅居全省第一,刑事发案量5年下降69%。
增
2012年起,累计签约亿元以上合同项目657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79个,累计建设省重点项目228个、市重点项目445个,完成投资3212亿元。
2015年以来,主城区及周边404个村庄(社区)、15.77万户实施“煤改气”;2013年启动绿美邯郸攻坚以来,累计造林290.7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7.88个百分点;2016年空气达标天数189天,比2013年增加135天。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30%左右增速,装备制造业成为第二大主导产业,全市主导产业从钢铁、煤炭、电力、建材“老四样”变成了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煤炭、纺织服装“新五强”。
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50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603元和12153元,年均增长8.9%和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