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音》 230x180cm 绢本综合 2016)
2017年10月7日至21日,邯郸市峰峰籍女青年艺术家韩佳茜绢本佛造像作品展在响堂山博物馆举行,这是她自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的首次个人展览,集中展出了其近期创作的约50件作品。
(《莲座像之二十》 60×50cm 绢本综合 2016)
韩佳茜自幼生活在响堂山脚下,十几岁的时候,她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南响堂山上,映入眼帘的是满山残缺的佛像。“那个场景给我的冲击力很大,我以为是八国联军侵华破坏的,当时特别痛恨,后来看了书才知道有一些倒卖文物的,把佛头、佛手盗卖出国……去年我去美国大都会的时候,就看到了很多响堂山的佛像,非常精美,但是不如小时候看到的那种破坏给我的冲击力强。我后来觉得,这件事挺矛盾的,如果有些佛像当初没有被运送出国,也可能被民众破坏,或者自然毁坏。”韩佳茜万分感慨地说,“我觉得我是一个挺有佛缘的人,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
(《十一面观音之二》 180x120cm 绢本综合 2016)
从家乡响堂山出发,韩佳茜参观佛像的脚步踏过了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美国大都会。但儿时在家乡遇见的那种残缺的佛像所带来的震撼,却始终一直萦绕在韩佳茜的脑海至今。韩佳茜十岁便开始接触工笔人物画,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她在高考时和北京的学校失之交臂,去了东北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后,韩佳茜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并顺利地来到了北京。
(不空成就佛 绢本综合 40x30cm 2017)
那时候韩佳茜喜欢将一些时尚的摄影作品以工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再把箔贴到笔下人物的脸上以表现美与残破的冲击。没想到少女的沾沾自喜在导师眼里却“十分初级”,于是在导师“你总得画出点和你相关的东西”的要求下,韩佳茜开始追溯自身的根源,儿时在南响堂山遇见的那一幕回归脑海,于是,她画下一张没有头的坐佛,金箔和佛像支离破碎的冲突感竟然让画面出奇地吸引人,这张作品也得到了导师的肯定。
(观音菩萨 绢本综合 90x40cm 2017)
在油画、装置、新媒体艺术当道的当代艺术圈,充满中国传统审美取向的佛像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那么如何将传统的素材在当代的语境中焕发出光辉,也是一个当代艺术家所需要面对的考题。有别于传统佛像正襟危坐、金光灿灿,韩佳茜描绘出了佛像不为人所注意的另一面。被放大的某一佛身局部是艺术家观察的角度,也是一种超验的创作形式。2016年,韩佳茜在青州有了人生的第一次个展。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名声在外,韩佳茜便因地制宜,特地以青州当地的佛像创作了一批作品,果然展出时便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今年北京的展览中,更加得心应手的韩佳茜不再为了讨好观众而创作,而是关注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无论构图还是选材,都追求自己的内心深处所想表达的想法:“我想追求自然中带着禅意的感觉,希望有不同的尝试。第一次的展览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尝试,而第二次展览,我希望更接近个人化的表达。”
一尊失去头像的佛身,汉白玉般的质地上布满细细密密的裂痕,袈裟早已褪得分不清原来的颜色,鎏金饰物也被时间侵蚀得斑驳,如同出土的文物;取材于敦煌优美的飞天舞女,面部甚至快要失去了轮廓,但充满动势的舞姿和艺术家“错金镂彩”的处理方式仍然能给人以厚重的禅意。庄严地立体佛像,聊胜于无的空间,现实生命与永恒存在之间的距离就这样在绢上被晕染出来,这是韩佳茜笔下的彼岸世界,也是在纷扰杂乱的现实世界中,艺术家内心追寻的一方净土。
邯郸市峰峰矿区响堂山石窟开凿于北齐时期,后历经隋、唐、宋、元、明不断兴盛,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次响堂山石窟博物馆重新规划与扩建之后邀请韩佳茜回到故乡,以本地的响堂山石窟为题材创作一系列佛教造像作品,并在博物馆的第三展厅同期展出,从而达到今古对话的文化效果。
(《不灭2》 60x50cm 绢本综合 2017)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黄华三表示,韩佳茜在当代年轻艺术家中是一个独特的现象,综合材料的运用强化了艺术语言,绢与金箔、铜箔、锡箔的结合、线与面的辉映,华贵典雅,令千年古佛造像极具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