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李惺 刘琛敏
9 月 27 号中午,来自邯郸 37 岁的陈华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捐献了 190 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同时给北京的一名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陈华也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 6788 例,河北省的第 341 例,邯郸市第 94 例捐献者。
来自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陈华是一名小学老师,2012 年 12 月 12 日,他在区红十字会组织的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的活动中,留取了血样,光荣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志愿者。2015 年,他陪着患淋巴癌的父亲在天津的一家肿瘤医院就诊时,见到了许多血液病患者。"我还多次目睹过患者或家属焦急地找医生询问是否有配型成功的那种场景,着实令人动容。"在众多患者中,不乏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家庭支柱的中年人以及奉献一辈子的老年人,对他们来说配型成功即是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从此,陈华告诉自己,若能配型成功,必义无反顾地捐献出去。在他的心里,捐献造血干细胞已成为一种神圣的使命。
今年 2 月 23 日,他接到有关工作人员通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想到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一条生命,造福一个家庭时,他的内心很是激动,也很自豪。在经过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前的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9 月 22 日,他在邯郸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顺利入住省二院。
他将要救助的是北京某医院的一名血液病患者。
9 月 27 日中午,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采集,救命血成功捐出。"今天,我有幸和他们中的一个配型成功,有机会挽救一条生命,并造福一个家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华说,助人乃快乐之本,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挽救一条条生命,造福一个个家庭。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血液病患者更是寄来了感谢信,信中有云:"未曾谋面前世缘,血脉相连润心田;救命之恩终难忘,大爱慈悲似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