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累计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3万余处、35.3万平方米,罗城头4号院等一批多年遗留的“老大难”被攻克;全区违建自行拆除率达95%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剑英 通讯员韩艳萍)“多年遗留的违章建筑拆掉了,道路平整了,新建了公共服务设施,小区真是越变越美啦。”7月27日上午,笔者走进邯山区渚河街道棉一家属院,正在锻炼身体的居民常保琴高兴地说:“社区利用拆违腾出的空间建了健身路径,俺每天都来这儿锻炼呢。”
邯山区有老旧小区538个,建筑面积600多万平方米,涉及居民7.5万多户,多年来小区内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现象十分突出,严重侵占公共空间,群众意见很大。但由于拆违体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这项工作被戏称为最难啃的硬骨头。今年来,邯山区把拆违作为创建文明城区、提升城区品位的重要抓手,多管齐下打响拆违攻坚战。截至目前,累计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3万余处、35.3万平方米,罗城头4号院等一批多年遗留的“老大难”被攻克。
宣传发动,营造拆违浓厚氛围。“拆违难,难在既得利益难舍、攀比心态难弃,更难在干部群众担心问题反弹,搞‘一阵风’”。邯山区召开三级干部大会,提出“凡违必拆、一拆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工作目标,层层传导压力,打破侥幸心理。加强宣传,统一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明白纸,利用区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加大土地管理、城镇规划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基层干部入户走访,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让当事人认清拆违整治大势;同时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全区违建自行拆除率达95%。
强化督导问责,层层压实责任。成立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的拆违工作指挥部,负责全区整体拆违工作,以各乡(镇)、街道办为单位成立分指挥部,对确实自行拆除不了的,上报区指挥部,由区主管领导牵头,带领相关区直部门帮拆,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明确社区和乡村干部主体责任,要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必须无条件带头自行拆除违建。同时,建立督查、考核、问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拆违进展每周调度、排名,定期组织集中观摩,对连续排名末位的通报批评,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依法依规确保公平公正。拆违工作启动之初,邯山区就明确了严格执法、无偿拆除、拒绝讲情、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程序,组织国土、规划等部门专业人员和律师,对拆迁涉及的法律问题“把脉会诊”,为整治“两违”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和保障。对所有违建业主逐一见面,下达拆除公告、通知书,全程履行法律程序,并保留影像和文字资料。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等涉及违建的人员,由纪检部门约谈,责令其带头自行拆除。对不配合的,严肃追责。对个别组织和煽动村民聚众闹事者,及时固定证据,依法严厉打击。
建立长效机制,避免违建反弹。开展网格化管理,以村(社区)为单位,实行村“两委”和国土所捆绑责任制,负责本辖区违法建设日常巡查、发现、制止和报告。联合督导机制,成立由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各乡(镇)、街道办主管为成员的联合巡查组,开展全天候、全覆盖联合巡查执法,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问题倒查机制,对土地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未能按期整改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规查处。社会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第一时间受理、处理、反馈,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从源头杜绝新的违法违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