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院北路18号院的改变看邯山区创城“蝶变效应”
每天早晨5点,邯郸邯山区渚河路街道农林三社区水院北路18号院就会出现两位老人的身影,他们手持扫帚,躬着身,拿着铁锹,认真地清扫着院里的角角落落,挥汗如雨,脸上却荡漾着欣慰而满足的笑容。
这两位老人就是家住18号院2号楼的安德才夫妇,今年两人都已64岁。从曾经抗拒拆违、不交卫生费的“抗拆户”,到主动参与院里建设、每天带头主动清扫卫生的“楼院长”、“管理员”,安德才老人说,是这个院的环境面貌改变了他。
水院北路18号院位于光明大街水院北路交叉口西北角,始建于1979年,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共有3栋楼6个单元72户。小院不大,但历经30多年风雨洗礼,已失去了原来的模样。由于规划不整齐,这个院呈“U”字形,私搭乱建随处可见,除仅有的3条通道外,其他全被违章建起的一排排小房堵得严严实实。在这里住了37年的安德才告诉记者,小区通道仅有3米多宽,只能通过一辆三轮车,其他车辆根本进不来。杂物挡道,即使骑自行车进院,掉头也很困难。居民赵女士是位残疾人,她的三轮代步车在院里根本无法进出,只能长期在儿子家借住。
除了违章建筑多,小广告漫天、路面坑洼不平是最大的困扰。“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别说老人和小孩,就连成年人走路稍不留神也会摔倒。院里还用着最古老的垃圾道,没有垃圾箱,由于运输垃圾的车辆不好进出,垃圾时有堆积,导致院内臭气熏天,居民苦不堪言,就连安德才5岁的小孙女暶暶看到这里的环境脏,从不在爷爷奶奶家里住。
今年,创城春风吹遍邯山大地。5月24日,渚河办农林三社区着手打造这个小区。拆除违章是第一步。和安德才一样,许多居民习惯了用违建的小房置放物品或存放自行车,都不愿意拆。渚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合现、办事处主任侯丽红、农林三社区书记任潮彬、主任张书荣每天“早五晚十”到院里逐户给居民做工作,讲美丽小区创建的好处,最终以诚心打动了居民。3天后,院里68处违建全部清除,拆违面积713平方米,拆违垃圾拉出去300多车。同时,清理小广告几千条,重新硬化了路面,在粉刷的楼道内墙和楼体外墙上绘制了“中国梦”“牛精神”等主题文化墙。办事处还为此院建了两个车棚,加装了大门,配备了6个垃圾箱,修建了花池树池和乘凉台,破旧不堪的小区开始了它的华丽蝶变。
看到这些,安德才带头上交了自家卫生费,又逐楼逐户催交卫生费,并主动承担管理小区的任务。
每天早晨,他和老伴都会把小区打扫一遍,看到哪里不整洁,他们都会主动清理;看到居民的自行车停得混乱,就主动整齐地摆放到车棚。他们的举动带动了张香朝、高卫东等居民参与到维护环境卫生的行列中。如今,18号院成立了业主管理委员会,安德才作为主要成员,在大家的推举下当上了楼院长,他更加勤勉地为大家服务了。
“只要居民人人都出一份力,就能把小区的好环境维护好。”安德才说,他的小孙女现在整天住在爷爷奶奶家不肯走。曾经的“伤心地”,今朝的“小花园”。宽敞整洁的通道、温馨怡人的环境、书香四溢的文化墙……让居民们喜笑颜开。
变化的又何止这个小区。邯山区地处老城区,所涉及的538个老旧小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多数没有物业管理、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客观实际,邯山区不等不靠,创城以来,全区上下持续攻坚,按照“全面推进、重点打造”的思路,实施“拆除违建、绿化美化、整体提升”“三步走”,对全区538个老旧小区从“面子”到“里子”进行全面改造。
昔日高低不平的破烂小房不再堵路了,私建的小饭馆不再扰民了,呛人的油烟味闻不到了,在拆违腾出的空间里,一个个养眼、入心、提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和文化墙陆续“上榜”;曾经年久失修的排水管道修通了,雨水污水顺畅地排出去,院内清清爽爽;曾经的“三无”小区有了门岗、车棚、健身场所和停车位,垃圾入箱,管理有序,变身为清新雅致的“文明院”“文化院”……老旧小区变成“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容貌提升、物业管理提升、居民幸福提升”的美丽家园。
截至目前,邯山区538个老旧小区中,已有275个小区通过验收。全区共拆除住宅小区内违章建筑物8650处,拆除面积19万平方米,拆除地锁3245余个,裸土绿化3.8万平方米;清理社区和楼道内堆积杂物4000余车;楼体内外墙粉刷约123万平方米,道路修补硬化约5.7万平方米,清理小广告约22万条。创城改变着人们生活,也让百姓切身感受发生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变化。(邯郸日报社记者 张红军 通讯员 韩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