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管书贞碑
悬崖兵寨
庙会
香亭
——走进涉县更乐镇南漫驼村
本报记者李文科通讯员杨振国
位于太行东麓的涉县更乐镇,有一个叫南漫驼的古老小山村。村口,矗立着千古文人心目中的乡关;山顶,隐藏着千年岁月无法湮灭的悬崖兵寨;门楼,悬挂着55位科举子弟合伙赠送的金匾;石巷,掩隐着山碾一体的“高吨位”石碾……
太行山间的“布达拉宫”
驱车穿越一条长长的隧道,像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曲里拐弯穿过的被称为“十里画廊”的张家庄,有一个骆驼形的山峰出现,南漫驼村,就依山就势呈“V”字形挤在山隔廊里。
村里有传说:“先有漫驼,后有庄上”。
然而翻查《涉县地名志》,只说南漫驼原称“南蛮驼”,始建年代无考。又查明嘉靖、清顺治、康熙年间的志书,南漫驼村都是不存在的。南漫驼村的始建年代只能定位在涉康熙之后,嘉庆之前,距今最多也就200多年的历史。难道说“先有漫驼,后有庄上”是误传?
南漫驼村里山神庙中有座六棱的香亭,亭柱上的《题香亭记》刻载:“洪武以来遗地留名,此山名曰南漫驼。隶大明国河南彰德府磁州涉县龙山社第四图谷贾二岗(涉县南岗村的别称)……先在隅北盖山神庙一座……后于隆庆三年……今万历五年……”
这一下子就解开了学者们的纠结。证明了南漫驼已经拥有近7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这些文字明确记载南漫驼村在独立成村之前,有很长的历史:它是南岗村一户人家开辟的,从明朝洪武年间以来,一直存在,但不是一个独立的村,附属南岗村,是南岗村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嘉庆之后,南漫驼村也不隶属更乐约所,而是归南岗约所。这是涉县除偏城地区之处的又一处“插花”或“飞地”。这种现象就像今天的天铁冶金集团公司,在涉县的地皮上存在着,却隶属天津一样,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特殊现象。
卡在村口的是一座酷似城门楼的建筑,把一个小山村,封闭成了一座立体城堡。千形万象的群山,就是这座城堡的底座,也是背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扑入眼帘。
起初,感觉这个“城门楼”应该是冷兵器时代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关口”,走近才发现它名显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飞檐斗拱石墙木柱的“三教堂”;下半部是条石垒筑一个弧形券洞。石券两拱顶中间石刻“昌遐”、“岫拱”四字,与石楼,石阁,石券,石壁,组成了一座“天安门城楼”。是进村出村的唯一通道。
村里人称此这里为“券上”。与众不同的是,此券洞建在45度的山坡上,券底上坡,券顶平整,把两座山“锁”在了一起,把两座山坡上的村落“锁”在了一起。形成了立体的一座“布达拉宫”。
奇寨自古一条道
自古华山一条路,南漫驼村的“寨崖”也是独路一条。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上山探古寨,好多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上。石头寨墙像万里长城一样,呈东西走向蜿蜒在两层山脊上,寨门就横在其中。这门不像城门一样有门洞和厚重的木门,而是用毛石头“干垒”的一个普通的门洞,就像庄户人家的便门。垒砌所用的石头虽然有大有小,但门壁石墙所有能看到的墙面,都垒得齐齐整整。
村支书说:“寨崖”也叫“虎头崖”,两边山峰直竖如虎耳,中间凹处是虎头,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整个寨子,三面是数十丈高的悬崖陡壁,一面是山脊上丈把高的石头寨墙和寨门,形成了一个全封闭的环境,是个理想的独立王国。站在独立王国中的“虎头”和“虎耳”上,感觉置身太行的十万大山中心,俯视周围何家象山、大洼孔子峰,南蛮驼村的金斗山,尽在眼底,无端会生出许多豪壮来。
值得惊奇的是,“虎头”和两“虎耳”上,遍布毛石垒
成的“营房”三十多处。这些“营房”的墙壁和屋顶全是石头垒砌,比寨墙薄了许多,却也一样全都是“两面光”的。笔者专门从屋里隔墙向外照了几照,相当于现在墙壁厚的石墙,竟然密不透风。可以看出古人垒石墙的高超工艺。
当我们流连忘返之后想起要原路下山之时,村支书却说不走回头路了,随后带我们像攀岩一样攀上了南“虎耳”,又急转直下,顺着一条看似不象路的小路,绕到了山下。村支书说:“这个山寨绝路一条,完全不怕有人能攻到山顶。就算有神兵天降,攻克了寨子,寨子里的所有人,还可能通过这个密道,神秘消失。”
原始村落书写非凡
如今的南漫驼村,总面积4625亩,现有520口人。距县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更乐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明、清两代的建筑,占全村建筑三分之一以上的保存相对完好。
有位作家曾经写过南漫驼村:“站在村中那条主街道上,从不同角度观察各家各户的院落,都是一个完美的山水画……感受最深的是这里每道街巷、每个院落的洁静,让人对这个村顿感亲切。”
置身寨崖远眺,小村的院落全都嫁接在悬崖峰顶上,一家一崖,一户一峰,峭壁嫁接峰崖,石堰续高悬壁,院搭院,院叠院,房搭房,房赶房,参差错落,构成的是一座原始的石头堡垒。如群峰林立,分两部分布满整个山谷。
村中的主街道是一道陡坡,沉在山沟的最底部,南头连接陡贡村,北头就从那个石券的拱洞穿过,连接乡村公路“下江线”。西达张家庄通华北第一大村更乐,东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洼和古台、关防,东北是江家庄和与西顶娲皇宫齐名的东顶青阳山。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道,就有了这座关,创造了太行山一处皱褶里的神奇……
乡关外,古道旁,有一处被称为“弯地”的地方,有一口深八丈多的人工凿石泉水井,有辘辘提水时麻绳在岩石井口上磨出的几厘米深的沟,这些沟,比碑文更深刻地书写着南漫驼的古老与非凡。
南漫驼的办灯山,烤灯山火,很有原始味道,是极其独特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由灯山社,元宵节搭建灯山棚,展示各家的灯、灯谜、书画等。除敬天地外,村里各家各户的当家人,都要自带“硬柴”和“生食”到指定地点集合,用各自带来的柴拢一堆大火,昼夜不灭,大家围拢烤火,取暖,谈笑风生,且把自带的“生食”烤熟,一边吃,一边海阔天空无论不谈,把一年来各自收集来的笑话、故事和奇闻轶事,通通烩成一锅。据说,灯山火烤熟的食物,包治百病,村里人深信不疑。
南漫驼东坡居民街道隔廊内,至今保留有民国年间的一个大石碾,碾盘、碾磙由山体中的同一块青石凿成,碾盘和底座合二为一,直径3700mm,高700mm,算上碾磙至少可达三吨重。再加上碾道和整个碾房,都跟大山一体,被称为“天下第一石碾”。
南漫驼像它的村名一样,浪漫而又神奇。
行车路线:从邯郸出发——G22青兰高速——涉县东出口——天铁方向(途经北岗中桥)——309国道——下江线(途经张家庄隧道)——南漫驼村
本版照片由李文科王月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