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邯郸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坚持规划引领、全域治理、重点突破、打造精品等多措并举,集中建设了一批整体推进县和19个连片示范片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去年我省通报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中,邯郸市推荐的54个村全部通过认定。目前该市已建成98个省级美丽乡村,数量居全省第一。
注重规划引领。该市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环境要素、建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图集,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遵循和指导。要求所有村庄制定控制性规划,框死村界、路界和房界,有序开展“两改一清一拆”;重点村制定详细规划,包括建设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分布、公共服务设置、民居建设等内容,一张蓝图管到底,确保村庄科学有序发展。邀请专家对省市县级重点片区及精品村规划逐一把脉,提升规划水平与建设质量。
实施全域治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3+X”工程,即以“环境净化、村庄绿化、产业富民”为基础,各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道路、饮水、改厕等省定实事中自选项目进行打造。环境整治方面,重点抓好队伍管理、垃圾处理两个关键环节,完善农村环境监管机制,引进垃圾焚烧发电、焚烧供暖、小型化太阳能沤肥等项目,保证垃圾日产日清。绿化方面按照“增量出景、做美生态”要求,对房前屋后、农户庭院、空闲地带进行绿化,打造绿树成荫、村在林中的乡村环境。致富产业培育坚持因村制宜,发展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特色种养等多业态产业,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目前,邯郸市对高铁、高速公路、景区周边村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美丽乡村进行了整体包装,规划了城郊游、传统村落游、特色小镇游等7条冀南乡村游线路。成立手工编织协会,建成邱县粗布、大名编织、馆陶粮食画等5个特色市级示范基地,通过“协会+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辐射带动20多万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
突出重点建设。明确责任清单,将12个专项行动建设任务分解到相关牵头单位,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建设进度。分类指导,按照重点村中20%建成精品村,80%建成达标村的标准要求,从规划设计、专项行动、特色品位等三大项、22个小项,细化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标准,并明确污水处理、改厕、农村电商等为“一票否决”项目。统筹片区建设,通过对片区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共建共享,夯实片区统一性、完整性与整体厚实度,扩大美丽乡村建设辐射面。
着力打造精品。根据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彰显村庄独特韵味。以“两改一清一拆”为切入点,将清拆出的闲散宅基地、垃圾坑塘整合利用,打造成菜园、果园、游园,既为村庄增加风景,又增加了村民收益。通过新旧融合,巧妙利用古民居、老物件等元素进行节点打造,引入青年创客、民宿、农家乐等新业态。
为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力不松劲,邯郸市建立了上下联动机制,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县(市、区)主要领导和有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每年开展两次美丽乡村集中观摩,督导协调建设进度。成立市、县两级美丽乡村建设融资平台,每年市级融资贷款不低于10亿元,县(市、区)融资贷款不低于1.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重点片区和重点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