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种土手艺正面临着失传的窘境,邯郸“泥人张”希望在鸡年能够收到一个爱好玩泥巴的徒弟……
今年55岁的张金山是邯郸市原永年县南沿村人,小时候,祖奶奶经常用泥巴为他捏拨浪鼓和小鸡小鸭等动物,时间一长,张金山也就喜欢上了泥塑。19岁那年,张金山考入了河北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大学期间,张金山有幸接受“天津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授课,在张锠老师的亲自点拨下,张金山的泥塑在形、神等造型上迅速提升。参加工作后,张金山经常利用节假日深入到农村找民间艺人交流,不断提高泥塑技艺。平时,他非常注重观察生活,尤其是草木虫鱼,对每一种生物表现出来的细节他都把握得极其到位。此外,张金山把书法、字画、太极等“功夫”运用到泥塑当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月25日上午,记者见到张金山时,他正在用红色胶泥捏一只大母鸡。张金山说,红色胶泥是一种黏土,需要在土地深层才能找到,他使用的胶泥都是从邯郸市郊区和峰峰矿区别人施工挖下的大坑中一点点收集来的,胶泥还不能直接使用,须砸成小块,放在倾斜的地板上用水泡软才行。张金山的工作台和置物架上摆放着不少作品,有《将相和》里的廉颇、蔺相如,有拿着锄头的农民,有秦朝的兵俑,还有穿着七分裤的“小沈阳”……这些作品大多来源于民间传统文化,用泥巴来表现,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张金山表示,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带些黏性又细腻的泥土为原料,经过十几道工序制成人物或动物造型,或素或彩,流传于天津、山东、河南等地,其中以天津“泥人张”最为著名。在北方地区家喻户晓的天津“泥人张”,自清朝道光年间由民间艺人张明山始创并代代相传。对于泥塑工艺的传承,张金山至今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受兴趣和效益影响,许多人学了没多久就放弃了。他说:“我希望在鸡年能够收到一个徒弟,义务教他捏泥巴,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