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代以来,历史名人曹操身埋何处成了千古之谜。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在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发现“曹操墓”,尽管国家文物局已认定大墓墓主为曹操,但由于墓葬被盗严重,缺乏足够证据,学术界和民间仍存在很大争议。
如今,就在“曹操墓”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之时,与安阳一河之隔的邯郸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临漳县地方志办公室发现一张清朝乾隆三十五年临漳县地舆(域)图,在图中习文乡一带清晰地标注有“魏武帝陵”。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又称魏武帝。
那么,这张临漳版的“曹操墓地图”从何而来,图中又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记者昨日深入三国古地临漳县进行了深入采访。
调查:“曹操墓”旁边还有儿媳“甄后陵”
临漳县古称邺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东汉末年,曹操击败北方枭雄袁绍占据邺城,并营建王都统一北方,所以邺城也是曹操实现人生理想,成就一方霸业的发祥地。
明清时期,临漳县属河南省彰德府(今安阳市)管辖。临漳县地方志主编黄浩长期从事曹魏文化研究工作,对“曹操墓”有着浓厚的兴趣。去年5月份,他在翻阅一位居民收藏的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彰德府志》时,惊讶地发现里面印有当时的“临漳县地舆图”,随即拍照,并复印下来进行研究。
记者通过图片看到,这张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的临漳县地舆图早已泛黄,边缘多有破损,但大部分字迹清晰可见。图中标注的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以及村庄、河流、墓葬等,和现在的地图基本吻合。
黄浩激动地说,他经过认真考察、核实,亲自手工绘制了一张现代版的清代地图,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临漳县习文乡一带除标注有曹操墓“魏武帝陵”外,还有魏文帝曹丕的妾室甄夫人之墓“甄后陵”。这也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首张标有“曹操墓”位置的地图。
而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
黄浩认为,临漳县习文乡时固村,以及东、西太平村紧邻西门豹祠,相传习文与磁县的讲武城为曹操带兵讲武习文之地。无论是清代地图,还是史料记载,“曹操墓”都应该在习文乡一带。
除了上述资料作为证据外,黄浩还有一些极其重要,又非常神秘的“物证”能够印证自己的观点。他甚至根据自己掌握的证据大胆推测,早在1975年,“曹操墓”很有可能已被发掘,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而已。
黄浩究竟还有哪些重要的“物证”,他所说的疑似“曹操墓”又位于临漳县什么地方呢?我们明天将继续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