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抬阁是汉族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于一身。2008年6月份,抬阁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抬阁的种类繁多,全国各地抬阁的艺术形式各有特色。
据磁县西光禄村一些老艺人介绍,西光碌村可以说世世代代玩“抬阁”,旧社会每逢好年景,正月十五期间有钱人家就要组织村民巡街表演,而且人人参与,以此庆祝丰收,祈盼风调雨顺。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传承并延续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通常每隔三五年就会演出一次。
宋田锡今年67岁,从12岁开始就与“抬阁”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告诉记者,过去的“抬阁”是人们抬着一个木制的方桌,在桌子上面设置上、中、下三层铁质结构的架子(称为高阁),再将八九岁的小男孩牢牢固定在架子上,然后根据剧情表演各类节目。
“因为铁架子全部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服饰品进行遮掩,表演者站在高处如同神仙飘逸空中。”宋田锡自豪地说,随着民间艺人的不断创新,抬阁渐渐由“人抬”演变为“车推”,而西光禄村也成了邯郸地区唯一能够完整表演“抬阁”民间艺术的地方。
记者在现场看到,西光禄村15个生产队组成5个“连”进行演出,每个“抬阁”表演队又分别由总指挥、锣鼓队、秧歌队、手持刀枪棍棒的护阁队、推阁队、看护队等组成,各路演出队伍浩浩荡荡,场面蔚为壮观。孩子们在空中表演的节目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三娘推磨”由一只活公鸡扮演“金鸡大仙”卧于筛子上,而鸡冠上竟然还站着一位能歌善舞的“小仙女”,令围观群众拍手称奇。
当地有关人士认为,“抬阁”被称为“华夏一奇”、“中华绝艺”,可由于动作惊险,演出阵容庞大,再加上人员众多,不少人出于安全考虑,希望成立相关协会组织,通过对演员、道具、场地等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指导,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