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邯郸磁县一家三代组建爱心接力队 无私帮助孤困儿童

来源:河北新闻网编辑:保存2015-11-25 15:10:54
分享:
  在邯郸磁县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组成了一个传递“帮困助学”爱心的接力队,一家三代人以无私的爱帮助一个个孤困儿童,让这些儿童找到家的温暖。

  带着好奇心,记者日前来到磁县,走近这一家三代人,采访他们的爱心故事。

  “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会用它为陈妈妈换上一身漂亮的衣服,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会用它为我们的‘爱心小屋’买好多的书和玩具……”在磁县讲武城镇“爱心小屋”里,26个孩子正围着陈玉文妈妈畅谈自己的梦想。今年50岁的陈玉文是磁县讲武城镇学区的一名普通教师。“爱心小屋”的26个孩子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们当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孤困儿童。对这些孩子,她都视同己出,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因为有了“爱心小屋”,这些孩子才有了家的幸福。

  陈玉文帮扶贫困儿童的初衷,其实是受父母的影响。

  陈玉文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陈玉文兄妹5人年幼时,虽然家里条件艰苦,但父母只要看到谁家里有困难或是流浪儿童需要救助,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玉文的父母在村外建起了一处果园。1996年夏天,陈玉文父母正在果园干农活时,一个熟人送来个男孩子,穿着破旧,脸上脏兮兮的。据熟人介绍,这个男孩叫明明,九岁,是亲戚家的孩子,父母离异后母亲远走他乡,父亲偏瘫加上精神受到打击,时常打骂明明。看着孩子没人管,母亲申玉梅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管吃管住管上学,这一住就是十余年。为了让孩子有一技之长,父亲陈有田手把手教明明学习嫁接果树、粮食种植。2006年,成年后的明明南下广州,现在已是一家大饭店的老板,逢年过节常回来看望二老,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2000年以后,母亲申玉梅所在的磁县滏阳营村及周边村有一些成年夫妇陆续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村里,成为留守儿童。还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或病故,成为孤儿。看着孩子们缺少父母的关爱,申玉梅疼在心里,她让这些孤困孩子们来果园里玩耍,免费吃住,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前后共关照过六七个孤困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2003年,申玉梅在自家的果园里建起河北省第一家“家庭暴力避救站”,先后为16名妇女和儿童提供了保护,尽最大努力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无私妈妈”“大爱妈妈”。“母亲在关心帮扶受害妇女的同时,还常常收留被遗弃的孩子,在这里吃、住,与我们一起生活。”陈玉文说,母亲申玉梅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父亲陈有田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陈玉文说:“父亲走了,母亲已82岁高龄,但他们给这个家留下了一个美好的传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时候,多出一份力。”父母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陈玉文。2009年,陈玉文成为磁县妇联招募的“爱心代理妈妈”,为让更多的留守孤困儿童感受到“母爱”的温暖,2011年,她在自己家里建起了一座“爱心小屋”。

  建“爱心小屋”的做法得到全家人的支持。陈玉文的丈夫张自录是位下岗工人,看到陈玉文如此热衷于爱心事业,不仅从精神上给予支持,而且参与其中,为孩子们打扫房间,洗衣做饭,接送上学,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孩子们身上。陈玉文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受到人们广泛赞誉,也收获了多项荣誉。她先后被授予“河北省优秀代理妈妈”、邯郸市道德模范、感动邯郸教育十大人物等。

  优良的家风可以代代相传。如今,陈玉文的儿子陈贝贝和三个侄女、外甥也积极参与帮助孤困儿童。“只要我放假回来,都会抽出时间和弟弟妹妹们一块学习,辅导他们的功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陈贝贝说。

  陈玉文一家三代帮困助学的故事也渐渐在磁县传开,感染了更多人投身其中。如今,越来越多的好人、爱心企业加入“爱心小屋”,伸出爱心之手,捐款、捐物,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一个小家的善举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弘扬了文明的新风尚。(记者谢国英刘学维 通讯员董建华齐雄)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经营许可证:030030号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证:冀B2-20080045 冀ICP备12015509号-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