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冯晓广 燕赵都市报记者陈正)老人专心致志地拴簸箕,充满地域特色的各种拴簸箕工具,独一无二的打响板卖簸箕……近日,一套反映太行深山区手工拴簸箕的系列组照《拴簸箕》亮相第9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凭借其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组照片吸引了国际评委的“眼球”,最终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摄影记录奖,向全世界展示了太行山区原汁原味的手工拴簸箕文化。而作者就是涉县“乡土摄影师”江菊其。
“百事通”打小喜欢民俗文化
江菊其出生在太行深处的涉县更乐镇张家庄村,从深山中长大,也与深山结缘,是个地域“百事通”,当地生产、生活有什么风俗,村里娶媳妇、嫁闺女有什么特点,哪家贺大寿、唱大戏有什么禁忌,山沟里过节、过年有什么特色,他都了如指掌。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摄影,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天,他除了忙工作,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他自己的民俗摄影“事业”上。他自学了《纽约摄影学院教材》、《光影中的灵魂》、《单反摄影宝典》等大量书籍。不懂相机,他对着说明书反复练习。不懂技巧,他到处找老师讲教,有时就一个问题,他常常刨根问底,非得弄个明明白白。
镜头对准家乡风土人情
掌握了照相技术,他把镜头瞄准了家乡的风土人情。
除了上班,江菊其的业余时间都“泡”在了村里。时常深入到山区,捕捉淳朴乡民之乐,记录生活百态。在他的镜头下,尽是村头戏台、含羞新娘、热闹庙会、耕作农民、古朴民居。为了拍好农村婚礼,他背着照相机早早赶到新娘家,从盘头到迎亲,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为了拍好农村地方戏,他借住在村委大院,白天在县城上班,晚上赶到村里拍摄……在自己热爱的摄影道路上,他累并快乐着。
江菊其说:“村里的婚丧嫁娶、生产生活、节日表演,都是民俗呀!这些东西才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经济、信仰等千百年以来的缩影,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随着社会变迁,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少,我的任务就是用镜头发现它,记录它,保留它,与别人分享,把民俗传承下去……”
获“中国传统村落守望者”称号
凭着对摄影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江菊其在满足自身爱好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2011年12月,他成为邯郸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2年5月,成为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013年9月,成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2015年6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省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传统村落守望者”称号。
江菊其拍摄的40多部经典作品获奖。其中,《山村喜事》获得第8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记录奖;《扮戏2》获中国·杨柳青第一届国际民俗摄影大展优秀奖。《山村喜事》、《元宵狂欢》分别获第四届河北省民俗摄影大赛一二等奖;《搏击长空》获“善行河北·百姓记者大采访”活动银牌奖。在2015第15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他的《戏曲》系列之《扮戏》、《榆皮鬓》、《戏迷》、《戏曲人生》等四个主题30幅作品在平遥古城城隍庙成功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