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这份没个闲的工作
夏美荣原是市机床厂一名职工,1998年下岗失业,2002年当选青年楼社区党支部书记,时年50岁。
“那会儿的青年楼社区,乱差在丛东街道是出了名的,综合评比总是倒数第一。700多户居民,7个老旧小区,2个家属院,咋管理?”都说一人难称百人心,起初夏美荣想打退堂鼓。
“夏书记,你干吧,我们支持你。”居民们纷纷表示会支持她的工作。
老旧小区,事多,今儿不是你家的自来水爆管了,就是他家的下水道堵了,总之一年365天,天天忙得团团转。
“为居民办一件实事,他就会记住你的好。”夏美荣坦言,在与辖区居民的日常接触中,她渐渐喜欢上了这份没个闲的工作。
与孤寡老人的爱心约定
近几年,我市高速发展,许多旧城片区现在已是高楼林立,今非昔比。青年楼社区也不例外,由新建的青年苑、沁乐园、水景南岸等9个居民小区组成,居民也由原来的700余户增加到2300余户。
住进高楼,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可邻里间的交往却越来越少了。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及时获悉居民的需求?
2010年,夏美荣在入户走访时发现,约三分之一的住户为老年人,其中有些老人的子女还不在身边。
“阴雨天谁为老人买菜?老人突发疾病了怎么办?”
在她的倡导下,社区组织了一支学雷锋“爱心窗帘”巡视员小团队,并与辖区内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约定了“暗号”,只要是早上八点这些人家的窗帘没有拉开,志愿者就会到家中看望。
“有一回,我身体不舒服,早上没拉开窗帘,夏书记就着急忙慌的来敲我家门,还把我送到了医院。”在青年苑小区1号楼前,正在自家小院忙活的张清怀老人说,“夏书记对我们这些空巢老人可好了,遇到下雪天,早早地就在门前给扫出一条道来。”
“爱心窗帘”只能顾及那些楼层较低的老年人,楼层较高的就无法通过“窗帘”的开合来判断,怎么办?
夏美荣发现这一问题后,又印制了党员志愿者连心卡,每名志愿者帮扶一定数量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卡上有志愿者的姓名、电话,帮扶对象姓名、电话、家庭基本情况及所需帮扶项目。党员志愿者每天都要到自己结对需长期帮扶对象家中看一看,问一问。
“夏书记经常给我打电话,还常上楼来看我,有时拎着菜就来了。”家住青年苑1号楼9层的谢秀英,是夏美荣的帮扶对象。
爱心是能感染并传递的。起初,青年楼社区志愿者就夏美荣和几个社区干部。现在队伍不断壮大,不少居民也加入其中,已有20多人。
在邯郸丛台区丛东街道青年楼社区,有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居民有事总爱给她叨叨,就连看病住院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