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13年创作300余个精美蛋雕作品
“我家小时候是开孵鸡坊的,打记事儿起就和鸡蛋结下了不解缘,每天在鸡蛋上涂颜料、画图案。”郑青山说,当时就是觉得好玩,后来不知不觉真的喜欢上了,抱着鸡蛋度过了‘多彩’的童年。
1964年,郑青山考上大名师范学院,一位美术老师发现他有绘画、书法方面天赋,对他悉心指导,精心培育,为以后蛋雕创作奠下基础。
2002年,郑青山从肥乡县统计局退休,有了充裕的闲暇时间,决定重拾蛋雕梦。他购置刻刀,拿起家里的鸡蛋,开始构思、绘图、雕刻,花了半个月,打碎了几十个鸡蛋,终于雕成处女作——“毛主席头像”。初次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天姿国色的四大美女、惟妙惟肖的12生肖……13年来,郑青山共创作蛋雕作品300多个,雕刻技术日臻成熟,原来十几天才能完成的一件普通作品,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可完成。
“每天对着蛋壳发呆,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有时半夜睡着觉会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干活。”面对老伴的“抱怨”,郑青山说,创作就得全身心投入,要有股执着劲儿,只有用心才能雕刻出好作品。
几十万刀功夫6种不同品类蛋壳成就一件作品
“蛋雕看起来容易,其实步步惊心,要在厚度不到1毫米的蛋壳上刻图作画,就像在悬崖边上跳舞,一不留意就会粉身碎骨。”提起蛋雕,郑青山滔滔不绝地打开话匣子。
据老人讲述,蛋雕功夫在手上、活儿在眼上,用的是“巧劲”,拿捏的是“分寸”,每一刀都要“恰到好处”,劲用小了雕刻不成,下手重了就会前功尽弃,这种劲道儿和感觉说不出来,只能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刻的多了自然会找出“门道”来。
最初学艺时,郑青山拿起刻刀刻不了几下就碎了,然后换一个蛋壳继续,直到成功。几年下来,技艺娴熟,已经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雕刻过的蛋壳大到鸵鸟蛋、鹅蛋、鸭蛋,小到洋鸡蛋、柴鸡蛋,甚至又薄又脆的鹌鹑蛋。雕刻手法有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雕等十余种。“一件作品看似简单,但都要经过选蛋、打孔、清液、构思、画样、刻轮廓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步都有讲究,丝毫马虎不得。比如选鸡蛋,要选择个头均匀、颜色稍重、表面光亮的,这样的蛋壳有韧性且薄厚均匀,雕起来更容易。”
“蛋雕是个细活儿,极考验人的耐心。”郑青山说,他最得意的就是这件“镂空花篮”。在创作这件作品中,他采用难度最大镂空雕刻手法,把六种蛋壳雕成的花篮小心翼翼地套在一起,由外到里依次为鸵鸟蛋壳、鹅蛋壳、鸭蛋壳、洋鸡蛋壳、柴鸡蛋壳和鹌鹑蛋壳。“这件作品刻了几十万刀,用了半个多月才完成!”他告诉记者,有时候雕刻的太入神了就会忘记时间,不知不觉中就过了5、6个小时,会过神来才发现,眼也花了,腿也麻了。
古老民间艺术正在申报市级非遗目录
13年来,郑青山摸索出许多实用技法和小窍门。比如以前清理蛋液在蛋壳上取一个孔,要“平安无事”地把蛋液清理干净需要很长时间,但如果在蛋壳的另一端再打一个针眼般的小孔,对着小孔用力一吹气,蛋液就轻而易举地流干净了。
如今,郑青山又有了新的创意,他正在尝试着创作能唱、能跳、有色彩感的蛋雕,在蛋雕里面装上LED灯,底座上安装一个小电机,在七彩炫丽的灯光下,莹润通透的蛋雕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旋转,宛若一位轻盈的舞者在随风舞动。
随着创作的成熟和内容的丰富,郑青山的作品也由单一形式向系列组合方向发展,并把文化融入作品,更富有内涵和活力。他在去年完成邯郸标志性建筑——武灵丛台的基础上,今年正在尝试着创作以宜居肥乡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包括宜居肥乡、一言九鼎、文化广场、平原君像、幸福掠影等地标内容。
蛋雕是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由于创作难度大,过程单调、枯燥,再加上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对这门技艺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让郑青山倍感欣慰的是,他10岁的小外甥吴小多对蛋雕艺术颇感兴趣,天赋极高。前几天,竟然像模像样地独自完成了镂空梅花和蛋雕花篮。看着后继有人,郑青山甭提有多高兴了。目前,肥乡县政府非常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已把蛋雕技艺列入肥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正在积极申报市级非遗名录,未来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一定会生生不息,大放异彩。
日常生活中,我们吃过鸡蛋后的蛋壳大都会被当成垃圾扔掉,然而在肥乡县大西韩乡郑庄村67岁的郑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