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馆陶县前符渡村村民刘爱兴、刘爱豪兄弟俩致电燕赵都市报,称在其邻村有一片无名烈士墓群,由于疏于管理,被当地村民逐渐铲平,成为一片农田。兄弟俩觉得要为这些长眠地下的英雄们做点什么,所以,他们希望借助媒体给这些无名烈士寻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的“家”。
绿油油的农田下安眠数十位无名烈士
6日,记者在刘氏兄弟的指引下,驱车近两小时来到了河北馆陶县魏僧寨镇马兰厂村。在村西一公里的麦田上,绿油油的小麦刚刚冒头,根本找不到任何坟头、柳树等明显标记,除了部分地块有渗水外,和周边麦田没有区别。谁也想不到,这里曾安葬着一群无名的烈士。
“我小时候数过,一共48个坟头,其中两个大一点的,说是连长和政委的,其余都是战士的墓。”55岁的刘爱兴对燕赵都市报记者说。刘爱兴、刘爱豪是兄弟俩,居住在相邻的前符渡村。据其讲述,当年他们村及周边几个村都属于山东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是刘伯承、邓小平主力部队的后方医疗基地。当年家家户户都有打仗负伤的解放军在家养伤。
而据村中老人讲述,在马兰厂村安葬的无名烈士都是在名为“羊山”的地方打的仗,很多伤兵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身亡后葬于当地。
刘爱兴回忆,在八十年代前,每逢清明节,四里八乡的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学生前来马兰厂村扫墓,一些师生还在无名烈士墓群处种植柳树。但随着田地分包到户,这些墓地便逐渐荒芜,渐渐的被农户将坟头铲平,成为了农田。
-“羊山战役”曾歼灭国民党5万大军
记者查询史料记载,“羊山”应为“羊山集”是山东金乡城西北30华里处的一个大镇,该村镇背靠羊山。
羊山集东西长约3华里,因为靠山,以石砖房居多,周围环有寨墙,并有外壕一道,东南两边地势低洼。该集北面有一座东西向长约2000米、高400米孤山,有三个突出山峰,远处望去,犹如一只绵羊卧在那里,羊山集由此而得名。居民称东峰为“羊头”,中峰为“羊身”,西峰为“羊尾”,羊身高于羊头和羊尾,能瞰制整个羊山和羊山集。
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在鲁西南地域的黄河边上,一举突破了国民党自以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7月13日,刘邓大军将参与阻击的国民党3个师分割包围,于14日歼其大部,其余退守羊山,以国民党第66师为主力,双方正式在羊山集处展开攻防战。整个战役进行到7月28日,历时16天,最终以国民党第66师被全歼,余部撤离而结束,但解放军也伤亡惨重,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将军后来感慨万端地说:“羊山集这一仗,是我们打得最苦的一仗!阵亡的战士最多!”
至此,刘邓大军结束鲁西南战役,共歼敌5万余人,俘敌4.3万余人,收复了鲁西南地区,从而打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大门。
-俩农民兄弟望给无名烈士寻到一个“家”
刘爱兴、刘爱豪告诉燕赵都市报记者,小时候父亲就一直告诉他们,咱们家住过人民的军队,这些最可爱的人不仅解放了全中国,而且还让全家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一定不能忘记他们。
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氏兄弟获悉了马兰厂村无名烈士墓群的现状,兄弟俩觉得要为这些长眠地下的英雄们做点什么,最起码要给他们找到一个“家”。
“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给各级政府、民政部门、军队写信,反映这些烈士墓群的现状,但现在还没有引起重视,但我们不会放弃这件事的。”刘爱豪说道。
在信中,刘氏兄弟写道:“烈士为我们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我们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全市烈士们用年轻的生命给我们换回来的,可今天我们却连一个坟头也不能给他们留下,我们对不起他们,愧对我们的恩人。……望能恢复48位烈士英灵的遗迹,为英灵留一席之地。”
在馆陶县魏僧寨镇政府,工作人员对前来采访的燕赵都市报记者表示,未听闻马兰厂村烈士墓群的事情,他们会尽快派人到当地了解情况,并及时上报上级单位。
通过当地宣传部门,燕赵都市报记者从馆陶县民政局得到反馈,该县民政系统两千余名烈士名单均为馆陶籍烈士,并无记载马兰厂村无名烈士的信息,但对记者反映的无名烈士墓群现状一事高度重视,将尽快了解详情,妥善安置。
疑为羊山战役烈士墓群 近日,河北馆陶县前符渡村村民刘爱兴、刘爱豪兄弟俩致电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