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采访了数位青年企业家,他们都来自农村,也是地地道道的“农二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自己的事业。
■事业与梦想齐飞
史芬燕是肥乡县辛安镇乡史庄村人,2004年从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自主择业到北京工作,两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2006年她回家探亲,看着苍老的父母与村里的父老乡亲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一年也就是赚个温饱,根本谈不上富裕和改变生活。每想到这儿,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她暗暗下定决心——回乡创业,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能过上富裕、安心、舒心的生活。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她放弃了当时人人羡慕的职业和不错的收入,毅然回到“乡下”,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史芬燕说,创业初期,她与其他人一样,也遇到过资金、项目、场地等难题,但乐观向上、从不服输的她没有被这些难题所吓倒。“没钱就借,不懂技术就学”,面对嘲讽,她一笑而过。最终史芬燕靠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最终将企业发展成为了从一个人到2300户,从资金十几万元到一千万元的综合养殖公司,并带动了周边近万名农民发家致富。
俗话说“富人先富脑,帮富更帮智”。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史芬燕深深懂得知识对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她每年都看望慰问贫困学生、困难群众,为他们捐款捐物。
■知识改变命运
2000年,姜守军从魏县农村来到邯郸求学,和多数来自农村的孩子一样,他选择打工、做家教来减轻家里的负担。2003年毕业后,姜守军开始从事网通的营销工作,2007年5月的一天,在与朋友的交谈中他发现,想在邯郸买房子,想让父母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生活,想供妹妹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仅仅靠自己的工资是不够的。
后来,姜守军瞒着父母,顶着压力,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创业。姜守军坚持“追求兴趣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成立了自己的辅导学校。招生之初,困难重重,发学校简章的时候,他曾被小卖部的大妈劝阻过,“小伙子,实话告诉你们吧,你看周围这么多学校,哪一个不是有背景有实力的?你们一帮小孩子想招到学生,根本不可能,走吧走吧,别发了,没用的。”大妈的话,并没有让他放弃希望,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他的坚持下,辅导学校如今已经有了分校,年培训量达到了5000人次,同时顺利地供妹妹完成了大学学业,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谈到成功,姜守军说,知识改变命运,创业点亮人生。希望有创业梦想的人们,能够点燃自己的创业激情,放飞自己的梦想。
■思路决定出路
赵磊是一名80后的沧州小伙儿,父母都是农村人,为了立足城市,摆脱家庭困境,他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站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赵磊有过困惑,有过迷茫,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撑起自己的一片天。赵磊曾做过餐饮行业的服务员,后来应聘到一家地产做销售,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他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一步步成长为店长。在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时,他却选择了离职,自己做二手房中介,同时投身到与自己所学相关的电商行业。
一间不大的屋子,一台电脑,几本广告商情,这就是赵磊创业之初的全部家当,由于条件有限,成交量并不客观,所得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日常开支。为了扭转窘境,赵磊调整了自己的创业思路,重新装修了自己的门面,并且投资了朋友的摄影店,多措并举。期间,他根据自己的所学,创建了自己的营销网站,从大市场出发,向全国销售当地产品,从中赚取差额。如今这个80后小伙儿早已月收入过万元。
这些80后、90后的“农二代”都是靠着自己的智慧,从一个农家“土山娃”华丽转身成功的“创业者”,他们相信自己,并将继续奋斗在路上。(张琪 曹建业)
[邯郸新闻]近日,馆陶县王桥乡旺庄村一名大四学生发出的一个名为大经贸呆了四年,走了晒晒收获的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