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池,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是军中一名通讯员。他经历过残酷的战争,也见证了几十年来新中国一步步走来的巨大变化。
-千里挺进大别山亲手掩埋战友的尸体
回忆起1949年10月1日,王步池老人依然激动不已:“虽然当时没有收音机,但是我们知道新中国在这一天成立了,我们都打心眼里高兴!”
“1947年我参军后,做的是宣传工作,宣传党的政策,也给首长做过警卫员。后来跟着刘邓大军的大部队,从邯郸出发到山东,又从山东千里挺进大别山”,一说起当年行军的往事,老人如数家珍,“除了做通讯工作,我还给当时一位武汉军区司令员做过警卫员,照顾首长,为首长背盒子枪”。除了照顾好首长起居,每一次行军转移,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首长房中的地图带走,“地图在行军过程中非常重要,绝不能把地图搞丢了”。到了新的驻扎地点,他再将地图取出挂好,这是他的首要任务。
大部队挺进大别山后,王步池与其他五十多名通讯员开始做党的宣传,在湖北省黄冈地区麻城县(现为麻城市)向当地老板姓宣传政策。大部队在湖北省休整一个月后,全部返回,留下一个团的军力保护王步池等一干通讯员的安全,以便他们留在当地继续开展宣传工作。
据老人回忆,当时同村一起参军的还有一个名叫韩双宝的战友,是前线打仗的战士,部队撤离时他晚了一步,脱离了队伍,被土匪抓住后活活打死。看到双宝的尸体,王步池和其他战友强忍着悲痛,亲手将他的尸体掩埋。“那时候土匪很猖獗,我们向老百姓宣传政策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向老百姓讲解,好几个人在外面站岗,如果有意外情况,要赶快撤离。作为通讯员,工作中最怕的是遇上土匪,都是想方设法和土匪兜圈子、百般周旋”,回忆起当年同甘共苦的战友们,老人感慨不已。
-战后回归家乡见证祖国繁荣昌盛
在湖北省,五十多名通讯员坚守岗位,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王步池老人告诉记者,国家解放了,五十多名战友们也纷纷“转岗”,自己开始在一家供销社卖东西。在那个年代,吃粮用粮票,买布用布票,买肉有肉票,买油有油票。“现在的孩子可能会奇怪,不过那时候大家都用票,没谁觉得不适应”,老人笑着说,“现在的生活和当时可大不一样,城市里面到处是超市,买东西特别方便,想知道什么消息,一打开电视全都知道。当时哪敢想这些啊,孩子们一定要懂得珍惜和节约”。
1951年,由于思乡心切,王步池老人离开湖北回到邯郸,“亲人们还在邯郸呢,怎么可能不想他们呢?回来后,曾经部队里的首长还写信给我,让我带着家人回湖北,安排工作,在那里定居。但是我没有过去,毕竟是在这里长大的,土生土长的邯郸人,对这儿有感情”。
一边回忆着几十年前的岁月,老人一边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解放以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解放前,老人每天的食物除了小米就是棒子面,而且还填不饱肚子,“虽然吃不饱,但还要把工作做好,解放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好日子”。
而今,85岁的王步池老人,子孙满堂。乐享晚年的他喜欢听听戏曲,自娱自乐,也愿意给儿孙们讲讲当年的事情,让儿孙们知道如今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老人告诉记者:“从新中国成立,再到现在,看到中国变得繁荣富强、国家兴旺,我的心里特别骄傲!”(见习记者席晓健)
[邯郸新闻]9月28日上午,邯郸市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座谈会。市委书记高宏志出席...